流落衣冠没,他乡几度春。青山行卖卜,白首坐忘贫。
昔爱林中酒,今为草下尘。平生数行泪,为尔独沾巾。
挽邢逸民。明代。王恭。流落衣冠没,他乡几度春。青山行卖卜,白首坐忘贫。昔爱林中酒,今为草下尘。平生数行泪,为尔独沾巾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...
王恭。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赠孙秀才。元代。范梈。四海孙思邈,云礽复盛名。白驹空谷远,黄鹤大江明。子去何潇洒!人知尽老成。特来容贵近,次第取公卿。
写怀。明代。黄廷用。客里逢春减却寒,如何不见出门宽。百年道体元无极,一点灵台自有官。野棹风轻娱彩侍,山钟天煖忆朝班。燕闽两度空归去,今日休题行路难。
闻亲征一首。宋代。刘一止。十万貔貅同日出,君王英武古无双。而今将士争豪甚,为报胡儿莫觑江。
初入筠州界高冈铺。宋代。杨万里。千尺霜松夹道周,国初凉繖至今留。筠州旧是朝天路,六十年来行信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