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往师门十五年,此山曾近未跻扳。
于今始至滋怀恨,不见先生却见山。
二月丁亥与诸友奠何先生毕退游北山智者寺书。宋代。金履祥。来往师门十五年,此山曾近未跻扳。于今始至滋怀恨,不见先生却见山。
(1232—1303)宋元间婺州兰溪人,字吉父。少有经世志,博览群书。及壮,知向濂、洛之学,事同郡王柏,从登何基之门,专治朱熹之学。咸淳七年,襄樊围急,建言由海道攻燕,所言经过地方、洋面等,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。德祐初,起为史馆编校,不就。宋亡,隐金华山中,训迪后学。晚居仁山下,学者称仁山先生。卒谥文安。有《大学疏义》、《论语集注考證》、《通鉴前编》和《仁山集》等。...
金履祥。(1232—1303)宋元间婺州兰溪人,字吉父。少有经世志,博览群书。及壮,知向濂、洛之学,事同郡王柏,从登何基之门,专治朱熹之学。咸淳七年,襄樊围急,建言由海道攻燕,所言经过地方、洋面等,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。德祐初,起为史馆编校,不就。宋亡,隐金华山中,训迪后学。晚居仁山下,学者称仁山先生。卒谥文安。有《大学疏义》、《论语集注考證》、《通鉴前编》和《仁山集》等。
对雪答太白山人。明代。郑善夫。天地忽改色,六花风乱投。翛然翠袖薄,加我草堂幽。照水梅自媚,闭门君不忧。玄机正无极,将汝醉乡游。
沭浴子。明代。刘基。沭发不如清神,浴身不如洗心。仁义非外铄,矜容防内淫。登山望汉京,楼观蔚嵚岑。轩车拥衡禹,几杖尊雄歆。著书拟周孔,吐论跻骞参。青衿来济济,白日去骎骎。驱车泗水曲,揽辔长淮阴。悠悠黄石略,杳杳天风吟。盛时不可再,感叹为沾襟。
三和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刘克庄。长剑拄颐刀纳靴,得如曝背趁阳和。买邻底用百万价,好事争为十二窝。异日史臣应有考,同时朝士欲无多。与君死守西山学,莫遣人讥末路蹉。
挽江西宋漕三首。宋代。廖行之。櫑具曾承衣绣迎,学宫仍见选诸生。求文於白远何取,联第如詹时共荣。公自典刑多教化,人谁菑播赖生成。而今未报何侯力,万里神驰两泪倾。
题山水图。明代。吴伯宗。石壁泻飞泉,长松间修竹。茫茫浦光净,遥岑翠如沐。林扉静半掩,水槛萦六曲。送客出衡门,扁舟荡空绿。
交趾伪少保国相丁公文以诗饯行因次韵 其二。元代。陈孚。一雨随车洗瘴烟,大鹏还击水三千。南来未了维摩病,北渡空思达磨禅。使节寻常铜柱外,天威咫尺玉阶前。临岐握手无他祝,留取忠贞照暮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