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下柴门紧闭长满一院子青苔,
只有那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。
蜜蜂两腿上的花粉团大的如蚕茧,
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开。
①偶成:偶然成咏。
②闭绿苔:诗人所居倚松庵院内已长出绿苔。
③双飞:成双成对飞来。
④两股:一作“两脾”,二者同,指密封储存花粉的地方。
诗人本是读书士子,曾投在曾布门下,后因与曾布议论不合,于是出家为僧,居邓州香岩山,过着闲云野鹤式的生活。其所居住环境幽僻,生活中心境恬适,其所居室为老松环绕,名倚松庵。诗人本无意作诗,客观景物闯入眼帘,挑动诗情,遂脱口成篇。
参考资料:
1、缪钺,霍松林,周振甫,吴调公,曾枣庄,葛晓音,陈伯海,赵昌平,莫砺锋,刘永翔等撰写.《宋诗鉴赏辞典(新1版)》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5.07:第768-769页
2、傅德岷,李元强,卢晋主编.《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》:长江出版社,2008.7:第243页
该诗描绘了一个幽僻美丽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独特境界。前两句写庵中之景。老松环绕着茅庵,松荫之下的短墙上有一扇柴门。这扇门是经常闭着的,锁着一院绿苔。庵中没有人来,却有五色斑斓的蝴蝶成双结队地飞舞着。清幽僻寂,无人骚扰,僧人幽居的环境和安谧的生活气息,活现纸上。
后两句从蜜蜂腿上的花粉推测前山的花已盛开。蜜蜂两股上拖着重重的花粉团飞来了,想来是前山的花已经开放了。花开之处只在前山,并不算远,庵中主人却不知道,还要从推断中得知前山花开遍野的盛景。可见主人是好静不好动的。庵中不只他人少来,主人行迹也是很少的。难怪青苔满庭了。这就也回应了首句。
该诗首句幽僻静寂,二三句充满自然生机,到第四句又是繁花似锦的世界。诗人在尺幅之间,步步扩展升华,静与动相交织,清幽的环境与烂漫的山花相映衬,静寂的生活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相搭配,向人们展示了耐人寻味的美学境界。
抚州临川人,字德操,号倚松道人。曾为曾布客,后投书曾布论新法是非,不合,遂落发为僧,更名如璧。初在灵隐,晚主襄阳天宁寺。以博学能文见称,尤长于诗。有《倚松老人集》。...
饶节。抚州临川人,字德操,号倚松道人。曾为曾布客,后投书曾布论新法是非,不合,遂落发为僧,更名如璧。初在灵隐,晚主襄阳天宁寺。以博学能文见称,尤长于诗。有《倚松老人集》。
刘明府正孚都门寄书,并新订诗卷,报以短韵。清代。李宪噩。村外一鸠唤,小园花盛开。山人入城返,朝客寄书来。忆别粤江远,闲居华发催。新诗进高格,不复骋狂才。
汪中丞乃子子睿秀才持西湖图索赋长句。明代。顾璘。同人昔汎西湖水,锦缆牵船镜光里。云雾难穷夹岸山,楼台乱拥前朝寺。吹箫夜登保叔楼,青林明月影倒浮。远窥天竺西方景,近指蓬莱东海游。当庭挥翰疾如雨,簿书不得妨歌舞。风流苏白疑可招,意气雷陈暗相许。鸾鹄分飞西复东,尊酒放歌难再同。汪生提画忽示我,伫立感叹怀高风。看生豪气吞四方,转眼便登冰玉堂。承家节操岂相忝,东人歌颂长洋洋。穷岩旧诗如可识,为掬湖波洗苔壁。
述怀。元代。萨都剌。客程去住与身违,误掷渔竿下钓矶。好客不来门户俗,远亲相弃信音稀。青春背我堂堂去,黄叶无情片片飞。遥望家山搔短发,故园酒熟蟹螯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