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冷清清夜,想年来,依依切切,绵情絮话。小病闲愁清到骨,记得晚妆初卸。
灯影畔,玉钗低亚,几度闲游成底事,被双栖,燕子喃喃骂,春讯杳,月轮下。
当时鸾镜留遗挂,不堤防,轻怜慢惜,红飘绿谢。今日一尊花下祝,稽首慈云佛驾,只顾与,春烟并化。
侬是伤心惊弹鸟,向空房,想起魂儿怕,幽梦警,远钟罢。
金缕曲 其五 寄莲修。清代。黄钧宰。冷冷清清夜,想年来,依依切切,绵情絮话。小病闲愁清到骨,记得晚妆初卸。灯影畔,玉钗低亚,几度闲游成底事,被双栖,燕子喃喃骂,春讯杳,月轮下。当时鸾镜留遗挂,不堤防,轻怜慢惜,红飘绿谢。今日一尊花下祝,稽首慈云佛驾,只顾与,春烟并化。侬是伤心惊弹鸟,向空房,想起魂儿怕,幽梦警,远钟罢。
1826-1895年,一名振钧,字宰平,钵池山农,别号天河生,江苏淮安人。他“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”,“一生偃蹇不遇,”中年丧偶,益佗祭,不自聊。”著有《比玉楼传奇四种》,其一《十二红》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,针砭甚力,也最著名;《金壶七墨》记游幕期间之亲见亲闻,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史料,是著名笔记,论者以为“作小说观可,作子书观,作史书观,作经书观亦无不可。”又有《比玉楼遗稿》、《谈兵录》等。...
黄钧宰。1826-1895年,一名振钧,字宰平,钵池山农,别号天河生,江苏淮安人。他“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”,“一生偃蹇不遇,”中年丧偶,益佗祭,不自聊。”著有《比玉楼传奇四种》,其一《十二红》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,针砭甚力,也最著名;《金壶七墨》记游幕期间之亲见亲闻,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史料,是著名笔记,论者以为“作小说观可,作子书观,作史书观,作经书观亦无不可。”又有《比玉楼遗稿》、《谈兵录》等。
黄金洲。清代。张埙。秋草没野渡,日淡黄金洲。水鸟具静态,脚踏烟波浮。不知何所惊,又飞十步留。人语寻岩际,风力回沙头。豁然帆势尽,一落空山楼。
咏剪彩花诗二首 其一。南北朝。刘孝威。叶舒非渐大,花发是初开。无论人讶似,蜂见也争来。
赠顾述夫别驾。明代。韩上桂。神剑虽闭匣,精光岂可藏。骏马纵服盐,意气常激昂。人生显晦何能定,只有肺肠堪照映。投杼犹然惑母慈,拾煤尚足疑宣圣。往日康衢或太行,乍时谈笑多机阱。下士驰驱竞世情,大贤优游引天命。公之妙质信非常,冰壶照射触琳琅。高怀直揭千寻势,异藻常函五色章。材大任小已足惜,守正被屈仍踧踖。兰佩翻同萧艾捐,珠光却等沙尘掷。乃公气度转开扩,倚涧寒松看落落。折齿终不废啸歌,刮骨何妨任欢谑。僦居幸与诸子邻,閒来文酒日相亲。兴狂每索山花笑,歌罢翻闻鸟语新。有仆捆屦差活身,慇勤伏侍忘其贫。诸郎矫矫多奇气,摄衣屡接席上宾。江左风流终自在,顾氏神驹竟可驯。钜力便堪扛鼎吕,奇珍那得惮磨磷。黄钟子气今回律,转盻旋看天地春。
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。唐代。刘禹锡。珍果出西域,移根到北方。昔年随汉使,今日寄梁王。上相芳缄至,行台绮席张。鱼鳞含宿润,马乳带残霜。染指铅粉腻,满喉甘露香。酝成十日酒,味敌五云浆。咀嚼停金盏,称嗟响画堂。惭非末至客,不得一枝尝。
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。唐代。黄滔。云梦江头见故城,人间四十载垂名。马蹄践处东风急,鸡舌销时北阙惊。岳客出来寻古剑,野猿相聚叫孤茔。腾身飞上凤凰阁,惆怅终乖吾党情。锦帐先生作牧州,干戈缺后见荒丘。兼无姓贾儿童在,空有还珠烟水流。江句行人吟刻石,月肠是处象登楼。旅魂频此归来否,千载云山属一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