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貌能堪百感攻?两年不见欻成翁。囊来小册犹三绝,瓮有馀醪且一中。
瀛海即今谁乐土?江天何日不颠风。故山雨露清明近,等是孤儿痛转蓬。
题仁先围城中画册。清代。陈宝琛。玉貌能堪百感攻?两年不见欻成翁。囊来小册犹三绝,瓮有馀醪且一中。瀛海即今谁乐土?江天何日不颠风。故山雨露清明近,等是孤儿痛转蓬。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...
陈宝琛。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四 道。金朝。李俊民。自知身是患,常谓道无名。欲作闲中友,随缘论养生。
江村。唐代。刘驾。江水灌稻田,饥年稻亦熟。舟中爱桑麻,日午因成宿。相承几十代,居止连茅屋。四邻不相离,安肯去骨肉。书生说太苦,客路常在目。纵使富贵还,交亲几坟绿。
郑同夫饯别图诗。明代。刘基。江上潮始白,林端霞半紫。微风扬归帆,红叶映行子。芳醪耻金樽,清歌犹在耳。马鸣不见人,愁来若流水。
咏逸民十一首 其十一。元代。赵孟頫。尘事非所便,田园久见招。归来三径中,蔚蔚长蓬蒿。虽有荷锄倦,浊酒且自陶。茫茫大化中,委运将焉逃。唐虞去已远,由来非一朝。粲粲霜中菊,采采忘其劳。
次辅元韵。宋代。吕陶。山岚秾秀望中青,路转松阴步步迎。十里晴郊供野意,万家和气发欢声。春台不觉残春景,乐国偏知众乐情。公向蜀人深有意,更怜风物暂閒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