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晚双池好,初晴百物新。袅枝翻翠羽,溅水跃红鳞。
萍泛同游子,莲开当丽人。临流一惆怅,还忆曲江春。
晚题东林寺双池。唐代。白居易。向晚双池好,初晴百物新。袅枝翻翠羽,溅水跃红鳞。萍泛同游子,莲开当丽人。临流一惆怅,还忆曲江春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...
白居易。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 其五。明代。区大相。瓜地怜兹卜,菟裘无别营。刈麻防久雨,祈谷望新晴。田父休询姓,山禽不辨名。庞公遗后计,独有鹿门耕。
贱日宿方顺桥。明代。王以悟。万里北风急,弧辰度远乡。溪桥夹市断,云树接天长。沽酒仆相劝,桃灯夜未央。追思昨岁夜,朋革满山堂。
晓行梧桐岭。宋代。李曾伯。担簦畏炎暑,肃肃问宵征。马首已十里,鸡声才五更。云迷青障小,月挂玉钩横。农舍欲安挽,戒奴毋大惊。
晚次虞山。明代。皇甫涍。朝从虞阜出,终日爱溪行。鸥近看疑下,云归望若迎。岚昏作海气,风满助江声。莫恨三山隔,东看烟树平。
庐阜诸峰,炉峰绝胜,草堂介焉。敞明窗净室,素屏虚榻,要仰观山色。俯听流泉。中有池台,旁多竹卉,夹涧杉松高刺天。堂之北,据层崖积石,绿荫浓鲜。堂东瀑布飞悬。似雨露霏微珠贯穿。有春花秋月,夏云冬雪,阴晴显晦,雾吐烟吞。右抱琴书,左携妻子,杖屦从容尽暮年。平生志,赖清泉白石,实听余言。
沁园春·庐阜诸峰。宋代。林正大。庐阜诸峰,炉峰绝胜,草堂介焉。敞明窗净室,素屏虚榻,要仰观山色。俯听流泉。中有池台,旁多竹卉,夹涧杉松高刺天。堂之北,据层崖积石,绿荫浓鲜。堂东瀑布飞悬。似雨露霏微珠贯穿。有春花秋月,夏云冬雪,阴晴显晦,雾吐烟吞。右抱琴书,左携妻子,杖屦从容尽暮年。平生志,赖清泉白石,实听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