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江烟水照晴岚,两岸人家接画檐,芰荷丛一段秋光淡。看沙鸥舞再三,卷香风十里珠帘。画船儿天边至,酒旗儿风外飐。爱杀江南!
水仙子·咏江南。元代。张养浩。一江烟水照晴岚,两岸人家接画檐,芰荷丛一段秋光淡。看沙鸥舞再三,卷香风十里珠帘。画船儿天边至,酒旗儿风外飐。爱杀江南!
阳光照耀江水,腾起了薄薄的烟雾,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,画梁相接。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,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,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。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,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。真让人喜爱啊,江南!
“一江烟水”句:意思是说阳光照耀江水,腾起了薄薄的烟雾。烟水:江南水气蒸腾有如烟雾。晴岚:岚是山林中的雾气,晴天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,故称晴岚(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)。
画檐:绘有花纹、图案的屋檐。
芰(jì)荷:芰是菱的古称。芰荷指菱叶与荷叶。
“卷香风”句:“即十里香风卷珠帘。”化用杜牧《赠别》诗句“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”
飐(zhǎn):风吹物使之颤动
杀:用在动词后,表示程度深。
作者生长在北国,此次来到江南,当地的种种风物人情自然让他大开眼界。看着从天边驶来的小舟,让心情随着风中的酒旗一同舒展,摇摆、这时候,作者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畅快和惬意,因而写下了这首散曲。
参考资料:
1、任犀然.《元曲三百首》(图文版).北京:中国和平出版社,2006:104
“一江烟水照晴岚,两岸人家接画檐”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,从大处落笔,先描写江上之景,雾霭弥漫,烟云缭绕,再写两岸人家,鳞次栉比,画梁相接,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。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,江面经晴日照射,氤氲荡漾,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。次句“两岸人家接画檐”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。
接着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,“芰荷丛一段秋光淡”的“淡”用得好,把温柔水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,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,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。“看沙鸥舞再三”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。
“卷香风十里珠帘”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、富丽,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。“画船儿天边至,酒旗儿风外飐”相对,也是水仙子的惯例。而这两句不仅是字面相对,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,一方频频召唤,一方倦旅来投。最后一句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,“爱杀江南”总结心得,既突显主旨,又充分表达了情感。
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,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,富有变化,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。
这首《水仙子》中最繁华富丽的句子是“两岸人家接画檐”。
该曲中运用了“一”“两”“再三”“十”等数词,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。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,富于变化,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。五句写景由远而近,从大到小,写家人、荷塘、水禽,第六句写远方的船,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,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,表达了欢快的格调。
张养浩。张养浩(1269—1329年),汉族,字希孟,号云庄,山东济南人,元代著名散曲家。诗、文兼擅,而以散曲著称。代表作有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等。
秋夜感怀二首 其二。清代。曹俊。断梗飘萍耐薄游,海滨风紧夜飕飗。几多乡梦牵离恨,未了秋心动旅愁。怪事不禁嗟咄咄,流光无奈去悠悠。元龙豪气旋消灭,一任旁人唤马牛。
张德庆挽诗 其二。宋代。严粲。九秩犹身健,联麾见子荣。笏床欢节序,鸠杖话平生。世久伤零落,吾犹及老成。酸风吹苦泪,一为典刑倾。
鱼跃澄潭罅。思从君、投竿东海,钓鳌为鲊。海面白波山屹立,万弩迎潮而射。
有百怪、纵横其下。此景莫教人世晓,恐惊他、胆破侏儒怕。
贺新郎·月下同高集生先生、孙殿球、邓去华水边小步。清代。陆震。鱼跃澄潭罅。思从君、投竿东海,钓鳌为鲊。海面白波山屹立,万弩迎潮而射。有百怪、纵横其下。此景莫教人世晓,恐惊他、胆破侏儒怕。取铁网,珊瑚挂。一声长啸星河泻。恰依然、渔舟夜火,寒江图画。自笑劳生真太苦,乃至作人牛马。剧怆感、孤坟浪打。赢得如霜枯骨在,久人间、名姓无知者。千秋业,口何藉。
双节为简辅进士庶母洎姊作。明代。潘希曾。苍松产徂徕,不知冰雪寒。砥柱中河流,障彼狂波澜。木石何足道,所贵全其天。人虽万物灵,天性畴能全。卓哉二孀节,秉志何贞坚。母也矢靡他,之子同辛艰。茕茕吊形影,藁砧无时旋。九死乃一生,育孤绍家传。天道谅有定,未亡永馀年。我歌柏舟诗,千载世教宣。
代祀过信州苍岩贰守贻诗次韵以谢。元代。吴当。群飞凡羽见孤凰,胸臆皆成五色章。奕世公侯存故国,先朝相业踵遗芳。银筝自度新调曲,金鸭时焚旧赐香。惭愧相逢即相别,江东云树寸心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