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与君晤日,已过菊花节。思君今何时,复荒桃李月。
林卧观物变,流光水东决。老去还几回,堪此隔年别。
悠悠超世怀,独处谁共说。梦访白云居,清樽为余设。
酒中无杂言,细讨卫生诀。寤叹仍沙村,虚灯照明灭。
春莫梦访冲默道人山房三首 其一。明代。王天性。忆与君晤日,已过菊花节。思君今何时,复荒桃李月。林卧观物变,流光水东决。老去还几回,堪此隔年别。悠悠超世怀,独处谁共说。梦访白云居,清樽为余设。酒中无杂言,细讨卫生诀。寤叹仍沙村,虚灯照明灭。
王天性(一五二六—一六○九),字则衷,号槐轩,晚年别号半憨。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(一五五二)举人。官盱眙县教谕、丰城县令、上高县令、南昌府通判。穆宗隆庆二年(一五六八),以忤上司早赋归田,肆志于山水诗酒间,尝作《半憨先生传》以自况。著有《半憨集》。清冯奉初《潮州耆旧集》卷一六、吴道镕《广东文徵作者考》卷四有传。王天性诗,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(一八四六)成式堂藏版《半憨集》卷上所收《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》为底本。...
王天性。王天性(一五二六—一六○九),字则衷,号槐轩,晚年别号半憨。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(一五五二)举人。官盱眙县教谕、丰城县令、上高县令、南昌府通判。穆宗隆庆二年(一五六八),以忤上司早赋归田,肆志于山水诗酒间,尝作《半憨先生传》以自况。著有《半憨集》。清冯奉初《潮州耆旧集》卷一六、吴道镕《广东文徵作者考》卷四有传。王天性诗,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(一八四六)成式堂藏版《半憨集》卷上所收《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》为底本。
沈朝议之渊挽诗。宋代。蔡戡。早擅云间誉,唯公伯仲贤。谏篇余祖烈,经学自家传。出处无余恨,哀荣得两全。善人今已矣,埋玉向新阡。
生查子。明代。汪洋。烟奁徒锡存,小肆光将锁。帘幕渗春风,夜气涵腥朵。天穹如土封,楼阁排棺椁。疯妪倚楼扉,兀自划磷火。
喜晴有感呈晁郎。宋代。张耒。山城淫雨霁,窗户含余清。老人午睡足,杖策遶荒庭。长夏吾庐秀,清阴交众荣。茫茫榛莽中,萱草扬其英。植杖视天壤,悠然感浮生。淹泊且无叹,人事亦难恒。一旦舍此去,触物不无情。何为久戚戚,遇酒但知倾。
为王幼霞阁长鹏运题易安居士小像。清代。郑孝胥。南渡遗嫠流人伍,老去才名谁比数?歌辞激愤一世无,小朝廷人真愧汝。画图省识古词女,比似黄花瘦几许。赵侯赞之署德父,政和四年岁甲午。胡马未窥想宁处,归来堂中正媚妩。生小聪明喜自赌,金石图书斗记取。暮年作序戒好古,叙述乱离备悽苦。何来云麓与苕溪,未识绍兴老命妇。建炎系录尤莽卤,俞君编缉年可谱。行迹章章俨对簿,半塘老人刻乐府。殷勤轶篇手搜补,摹图徵题更志语。表微事较好奇愈,荼蘼云巢今何所?惟有流传漱玉词,坐觉清晖照眉宇。
昭泽雨中作寄同志。明代。蓝智。天涯留滞孤舟日,云壑号呼万木风。江上雨声春作雪,斗间剑气夜成虹。乾坤浩荡看千古,岭海澄清倚数公。明日蓬莱望云气,朝阳鸣凤在梧桐。
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五。明代。庄昶。太古乾坤太古音,不弹今日乃公琴。病中我有痴聋耳,天下人无各自心。轩冕云山难错料,千钧一羽果谁任。酒杯何日平湖共,舞到梧桐月影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