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湖天接水,幻出此奇峦。立壁跻扳断,凭虚法界宽。
乾坤容砥柱,江海岂回澜。明到小孤望,风烟倘共看。
大孤山。明代。李孙宸。长湖天接水,幻出此奇峦。立壁跻扳断,凭虚法界宽。乾坤容砥柱,江海岂回澜。明到小孤望,风烟倘共看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...
李孙宸。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沧浪亭。宋代。胡珵。昔闻沧浪亭,未濯沧浪水。先贤眇遗迹,壮观一何侈。飞桥跨木末,巨浸折胡壘。糟床行万瓮,缭墙周数里。废兴固在天,庶用观物理。缅怀嘉佑世,周道平如砥。相君贤相君,子美东南美。如何一网尽,祸岂在故纸。青蝇变白黑,作俑弱焉始。所存醉翁文,垂耀信百世。无忘角弓咏,嘉树犹仰止。同来二三子,感叹咸坐起。缥瓷酹新汉,毁誉均一洗。忽逢醒狂翁,一别垂二纪。隽哉老益壮,论事方切齿。我欲裂绛幔,推着明光里。安得上天风,吹落君王耳。
哭德和伯氏六首。宋代。林景熙。风尘何处托清魂,家世梅花水月村。旧箧已无封禅稿,独邻渴病似文园。
谒于忠肃公祠堂。明代。黄淳耀。澶渊非祸宋,代邸本安刘。力竭山河在,功成骨肉忧。草衔冤血碧,江挟怒潮流。雪涕荒祠下,乾坤正可愁。
送君。宋代。晁补之。送君上马时,不道朝垆燠。春风入木心,皮肌发红绿。春风良易暮,那得勤行路。且莫望南窗,胡蝶飞无数。
璿庆同余李友登陆游憩。明代。吴与弼。童冠相呼六七朋,晴沙迤逦并舟行。个中真意人谁会,慨想当年与点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