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地为园小结庐,一邱亦自足樵渔。久缘意气同开社,岂为漂零赋卜居。
丛竹渐含霜色冷,残荷犹傍晚凉舒。秋光容易留欢赏,宁遣高阳雅会虚。
秋杪同邓伯乔郑宗礼集赵丕振园亭。明代。李孙宸。选地为园小结庐,一邱亦自足樵渔。久缘意气同开社,岂为漂零赋卜居。丛竹渐含霜色冷,残荷犹傍晚凉舒。秋光容易留欢赏,宁遣高阳雅会虚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...
李孙宸。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题王允达中书所藏宋仲珩草书卷后。明代。李东阳。萝山令子华川裔,前后清朝两舍人。几世通家同骨肉,数行遗墨在风尘。典刑尚及吾非晚,文献犹存子未贫。江水旧多元祐鬼,恐惊风浪出通津。
惜分飞 时寓苏台别业。清代。赵承光。帘卷高楼明月皎。尘满瑶琴调少。开尽忘忧草。杜花香冷平江道。霜绽黄花秋渐老。砌畔蛩声增恼。莫恨西风早。凭栏目断家园渺。
西江月。清代。陈维崧。莫道从无绛雪,眼前花雨通红。枉劳烧肉梵王宫,食指朝来不动。云把芒鞋滑滑,拟听腰鼓鼕鼕。如何也懒趁斋钟,君笑曰吾从众。
题朝鲜闵妃像二首 其一。清代。曾习经。紫泥烧作鸳鸯瓦,红泪滴成玫瑰花。一样含情复含恨,弯弯眉月玉钩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