咫尺春三月,寻常百姓家。
为迎新燕入,不下旧帘遮。
翅湿沾微雨,泥香带落花。
巢成雏长大,相伴过年华。
迎燕。宋代。葛天民。咫尺春三月,寻常百姓家。为迎新燕入,不下旧帘遮。翅湿沾微雨,泥香带落花。巢成雏长大,相伴过年华。
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,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。
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,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。
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, 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,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。
燕巢早已筑修好了,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。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。
选自《全宋诗》卷二七二五(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)。葛天民,字无怀,南宋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有《无怀小集》。
咫(zhí)尺:距离很近。比喻春天的短暂。咫,古代称八寸为咫。
燕子秋去春来,巢于檐下,民间视为吉祥物。“寻常百姓家”即借鉴刘禹锡的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、趋炎附势,主人也“不下旧帘遮”,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。“巢成雏长大,相伴过年华”两句,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。它们双宿双飞,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。燕子的自由自在,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;燕子之乐,足见诗人之乐。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,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。
首句一个“咫”字,指八寸,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,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。“寻常百姓家”借用了刘禹锡的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,不嫌贫爱富的质朴、高尚的品格,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。第三句“微”形容雨之小,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,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,“泥香带落花”描写了春天温馨、幸福的场面。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,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,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。
葛天民。葛天民,字无怀,越州山阴(浙江绍兴)人,徙台州黄岩(今属浙江)曾为僧,,字朴翁,其后返初服,居杭州西湖。与姜夔、赵师秀等多有唱和。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,有《无怀小集》。
送彭秀才。唐代。徐铉。贾生去国已三年,短褐闲行皖水边。尽日野云生舍下,有时京信到门前。无人与和投湘赋,愧子来浮访戴船。满袖新诗好回去,莫随骚客醉林泉。
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。唐代。鱼玄机。无限荷香染暑衣,阮郎何处弄船归。自惭不及鸳鸯侣,犹得双双近钓矶。
翠微寺。元代。汪泽民。欲雨不雨天墨色,将崩未崩石偪侧。溪谷缘云已万盘,风雨欺人作三厄。客游已悭天不悭,雷电翕歘嘘晴暾。诸峰倒景互明灭,照耀金碧开山门。清都紫微逼象纬,旃林贝树罗山樊。十方下视沙界迥,佛骨不受炎歊袢。麻衣老师寂灭久,问法羞与山僧论。但馀卓锡古泉水,念念欲洗尘眼昏。嗟予世网久踯躅,坐览古迹空盘桓。暮归却灭山下路,杳杳飞鸟投芳村。
偶成。明代。黄仲昭。萧然一室无馀物,短剑孤琴是旧知。闲里偏嫌人事扰,梦中亦怯世途危。久违故旧缘多病,断送光阴赖有诗。天命穷通皆一定,且倾尊酒不须悲。
绍兴乙居秋仲冒雨独游阳华岩胜绝未让淡山岩。宋代。游何。西风卷痴云,欲压不堕地。化作碧孱颜,融结在空际。是名阳华岩,造物一何异。东山雨脚断,明月招我至。傍窥嵌窦深,密恐鬼神閟。细度穴寥风,旧无卑湿气。虚阁架其中,榜以浮岚美。下有潺湲溪,翻雪轰雷比。阁背两桥分,岩胁双龙起。石如缨络垂,整整翠緌委。又如鼙鼓形,挝击声颇厉。溪水相与喧,镗鞈乱宫徵。岩穷天忽开,木杪风自靡。坐久发毛寒,兴逸诗语绮。无人共一尊,有客自千里。山僧颇殷勤,相伴亦忘寐。拂石要题诗,挥毫留汉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