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雠已屠脍,射草复何为。
岂不念无益,其如罔极悲。
夷狄之孝十首·吐谷浑叶延。宋代。林同。父雠已屠脍,射草复何为。岂不念无益,其如罔极悲。
(?—1276)宋福州福清人,字子真,号空斋处士。林公遇子。深于诗。以世泽授官,弃不仕。元兵至福州,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,招募义兵。元兵至城下,仝子遁,同啮指血书壁,誓守忠义,寻被执,不屈而死。有《孝诗》。...
林同。(?—1276)宋福州福清人,字子真,号空斋处士。林公遇子。深于诗。以世泽授官,弃不仕。元兵至福州,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,招募义兵。元兵至城下,仝子遁,同啮指血书壁,誓守忠义,寻被执,不屈而死。有《孝诗》。
和季通昼寒韵。宋代。朱熹。万壑争流处,千年树石幽。危亭因我作,胜日为君留。酒笑红裙醉,诗惭杂佩酬。尚嫌心境窄,更约九垓游。
小晴閒步逢雨。清代。陈忠平。小晴试春服,徐步水云陂。炊起山描黛,光浮柳弄姿。枯肠真可索,青眼更何之。东帝翻怜我,来将梦雨滋。
智果庵。宋代。徐玑。居廛终是俗,饭罢即禅房。竹荫一庭绿,荷分两岸香。拙鸠呼雨缓,老衲补衣忙。不厌频来此,岩深风自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