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挈哀音殉鼓盆,只余骸骨块然存。
燎原日愿同灰烬,灵窟天留照泪痕。
为奏咸韶如有悟,终侪培塿不能尊。
吟声出海迎湖舸,圣处还期立脚根。
伯夔酬诗相奖感而次韵却寄不自禁哀音之发越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自挈哀音殉鼓盆,只余骸骨块然存。燎原日愿同灰烬,灵窟天留照泪痕。为奏咸韶如有悟,终侪培塿不能尊。吟声出海迎湖舸,圣处还期立脚根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...
陈三立。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鞠歌行。唐代。李白。玉不自言如桃李,鱼目笑之卞和耻。楚国青蝇何太多,连城白璧遭谗毁。荆山长号泣血人,忠臣死为刖足鬼。听曲知甯戚,夷吾因小妻。秦穆五羊皮,买死百里奚。洗拂青云上,当时贱如泥。朝歌鼓刀叟,虎变磻溪中。一举钓六合,遂荒营丘东。平生渭水曲,谁识此老翁。奈何今之人,双目送飞鸿。
冬日杂诗 其三。元代。宋褧。下床指直难结带,出户舌卷深入喉。共羡将军能出猎,党家帐里不风流。
杨柳枝二首。唐代。司空图。陶家五柳簇衡门,还有高情爱此君。何处更添诗境好,新蝉欹枕每先闻。数枝珍重蘸沧浪,无限尘心暂免忙。烦暑若和烟露裛,便同佛手洒清凉。
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八七 王崇。宋代。林同。风雹忽止处,禾麦独依然。料得天公意,知为孝子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