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年未灭思儿泪,今与而翁共此悲。
我只吞声延气息,而翁犹及费文辞。
互为药误天难问,独许才强世所期。
料得九冥怜二老,兵戈相望更何之。
挽陈石遗翁长男公荆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残年未灭思儿泪,今与而翁共此悲。我只吞声延气息,而翁犹及费文辞。互为药误天难问,独许才强世所期。料得九冥怜二老,兵戈相望更何之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...
陈三立。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游师埪寺留题。宋代。程奇。尘中总总谁青眼,黄发苍颜世情短。坐看前溪一片云,安得相从任舒卷。浩歌聊咏北山薇,不有归心真自欺。欲借养和延昼梦,数声啼鸟日平西。
赠阮星竹。近现代。金庸。含羞倚醉不成,纤手掩香罗。偎花映烛,偷传深意,酒思入横波。看朱成碧心迷乱,翻脉脉,敛双蛾。相见时稀隔别多,又春尽,奈愁何。
龙洲姚老人献山薯土瓜获受恩赏临归乞诗走笔书三绝句 其一。明代。杨士奇。老际清朝戴圣君,山林幸作太平民。乾坤莫报生成赐,万里金门拜献芹。
谢秦府推官寄《丹台集》。唐代。齐己。秦王手笔序丹台,不错褒扬最上才。凤阙几传为匠硕,龙门曾用振风雷。钱郎未竭精华去,元白终存作者来。两轴蚌胎骊颔耀,枉临禅室伴寒灰。
临江仙 其八。清代。况周颐。危坐促弦弦转急,新愁旧恨难论。秭归啼血到吴根。有楼皆蜃市,无地著桃源。劫外琴书须位置,要他相守心魂。少留清气在乾坤。珍珠休换字,金粉易成尘。
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 其六。宋代。彭汝砺。最忆东林桧,婆娑一槛阴。寒枝生自好,细叶长还深。记忆花香近,忧虞草蠹侵。弟兄勤爱惜,留慰百年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