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与残年反复看,盖头云带万鸦蟠。
天根一雪埋烽燧,奇骨余扶石气寒。
为仲照丈题何诗孙翁所画驯鸥园二雪松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留与残年反复看,盖头云带万鸦蟠。天根一雪埋烽燧,奇骨余扶石气寒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...
陈三立。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闻白沙先生讣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邵宝。不仕缘慈母,山林七十年。识高翻似剧,语妙欲无禅。未肯桴浮海,真将剑倚天。沧波今夜月,空向白沙圆。
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六。元代。马臻。豪家游赏占头船,趁得风轻放纸鸢。手拍丝轮争上下,一时回首看青天。
杂曲歌辞·定情篇。唐代。乔知之。共君结新婚,岁寒心未卜。相与游春园,各随情所逐。君爱菖蒲花,妾感苦寒竹。菖花多艳姿,寒竹有贞叶。此时妾比君,君心不如妾。簪玉步河堤,妖韶援绿荑。凫雁将子游,莺燕从双栖。君念春光好,妾向春光啼。君时不得意,弃妾还金闺。结言本同心,悲欢何未齐。怨咽前致辞,愿得申所悲。人间丈夫易,世路妇难为。始如经天月,终若流星驰。天月相终始,流星无定期。长信佳丽人,失意非蛾眉。庐江小吏妇,非关织作迟。本愿长相对,今已长相思。复有游宦子,结援从梁陈。燕居崇三朝,去来历九春。誓心妾终始,蚕桑奉所亲。归愿未克从,黄金赠路人。洁妇怀明义,从泛河之津。于今千万年,谁当问水滨。更忆娼家楼,夫婿事封侯。去时恩灼灼,去罢心悠悠。不怜妾岁晏,十载陇西头。以兹常惕惕,百虑恒盈积。由来共结褵,几人同匪石。故岁雕梁燕,双去今来只。今日玉庭梅,朝红暮成碧。碧荣始芬敷,黄叶已淅沥。何用念芳春,芳春有流易。何用重欢娱,欢娱俄戚戚。家本巫山阳,归去路何长。叙言情未尽,采菉已盈筐。桑榆日及景,物色盈高冈。下有碧流水,上有丹桂香。桂花不须折,碧流清且洁。赠君比芳菲,爱惠常不歇。赠君比潺湲,相思无断绝。妾有秦家镜,宝匣装珠玑。鉴来年二八,不记易阴晖。妾无光寂寂,委照影依依。今日持为赠,相识莫相违。
徐文靖公挽词。明代。邵宝。公为苍生恸,私还哭所知。名成归老日,功在荐贤时。风采山中杖,文章海内碑。向来参谒地,风动古槐枝。
新亭渚别范零陵云。南北朝。谢朓。洞庭张乐地,潇湘帝子游。云去苍梧野,水还江汉流。停骖我怅望,辍棹子夷犹。广平听方籍,茂陵将见求。心事俱己矣,江上徒离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