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郁惠山旁,中有隐君子。
承传讲学风,刻厉饬伦纪。
一世腾万里,祸乱愈弗止。
侈言匹夫责,诡遇余丧己。
先生瞑槁梧,内证主静旨。
道胜物不疵,县解不老死。
两孤抑何贤,寤寐绵神理。
扬芬采曲儒,薄俗宁获此。
钱生契独行,立传追范史。
吾衰美其文,缀咏亦赘耳。
书无锡高老愚翁家传后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行郁惠山旁,中有隐君子。承传讲学风,刻厉饬伦纪。一世腾万里,祸乱愈弗止。侈言匹夫责,诡遇余丧己。先生瞑槁梧,内证主静旨。道胜物不疵,县解不老死。两孤抑何贤,寤寐绵神理。扬芬采曲儒,薄俗宁获此。钱生契独行,立传追范史。吾衰美其文,缀咏亦赘耳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...
陈三立。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罗袜留香,锦囊遗恨,惹起后人遐思。漫消魂、玉树临风,金莲贴地。
夜半无人私语,千古争传艳史。问因何、一往深情如此。
小若皋 三弟作咏史一阕,多壮语。爰反其体为赋此解,即用原韵。近现代。王易。罗袜留香,锦囊遗恨,惹起后人遐思。漫消魂、玉树临风,金莲贴地。夜半无人私语,千古争传艳史。问因何、一往深情如此。粉黛三千,楼台十二。尽歌舞、朝朝暮暮,无那风流情味。道今日,登仙矣。蜀道回车,吴宫成沼,天道本如斯耳。又管甚、儿女牵情,英雄短气。嬴得春花秋月,老向温柔乡里。总不过、人生行乐而已。铜雀何存,锦帆长逝。便江山、百世犹新,已伴秋萤木魅。呜咽甚,清溪水。
岁朝杭寓独居书除夕思母之作五首 其四。清代。许传霈。生憎世俗太粗疏,未得真情赋遂初。禄养岂能全志养,分居总不若同居。情欢野老偏隆古,孝尽颛愚胜读书。同是思亲逢节候,天涯多少倚门闾。
独将文采嗣家声,裘带雍容亦治兵。马上骁腾论剑罢,酒间谈笑报诗成。
须眉合画麒麟阁,碑版先流赵尉城。公府晏归千骑散,路傍人拟是书生。
家黄公守戎招同王础尘屈翁山家位先集于署斋即事赋赠二首 其二。清代。陈恭尹。独将文采嗣家声,裘带雍容亦治兵。马上骁腾论剑罢,酒间谈笑报诗成。须眉合画麒麟阁,碑版先流赵尉城。公府晏归千骑散,路傍人拟是书生。
送姚孟才往淮安省亲。元代。邓雅。宁亲远向淮安去,把卷临风索我题。岂有才华当世重,深知孝行古人齐。江天日落双鸿远,沙草秋高万马嘶。圣代祗今多雨露,将车应值放还时。
居岭外遇寒食。宋代。李光。春日自明霁,我心何郁伤。草木竞芳菲,飞鸣自颉颃。悄悄坐书幌,幽幽宴空床。既无功名念,反思白昼长。愁来不自持,零落鸿雁行。三过解泽流,六见槐柳黄。最怜小儿女,路远不得将。生还一笑喜,死去埋他乡。生死如循环,我师佛老庄。感此寒食节,新烟过邻墙。松楸渺云海,目极摧肝肠。书成附鳞翼,不如永相忘。何以慰目前,作诗示阿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