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辰歇淫霖,渡湖访城阙。
济济君子堂,半为梦中客。
新旧洽谈谐,联咏淹玉夕。
微醉寄孤艇,巨浸浮凉月。
峰气吐氤氲,水怪眩出没。
大千琉璃盆,浩浩风露积。
余情阅生死,对此洗肝膈。
塔影倒楼居,回顾三潭白。
中秋雨霁宴集剑丞宅夜泛湖还蒋庄舟中看月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佳辰歇淫霖,渡湖访城阙。济济君子堂,半为梦中客。新旧洽谈谐,联咏淹玉夕。微醉寄孤艇,巨浸浮凉月。峰气吐氤氲,水怪眩出没。大千琉璃盆,浩浩风露积。余情阅生死,对此洗肝膈。塔影倒楼居,回顾三潭白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...
陈三立。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送李彦明归高邮。元代。谢应芳。老夫归从东海头,春风送客归秦邮。出门复睹雁北乡,物我喜得同悠悠。吴船鼓棹渡江去,乌轮正挂扶桑树。桃花倚岸笑相看,杜宇催人啼不住。征袍十年尘土多,濯缨今年《沧浪歌》。一百五日寒食雨,三十六湖春水波。交游台榭剪荆棘,继美前修集佳客。谁能唤起老龙眠,重写耳孙湖上宅。
寄余干徐隐甫。宋代。黄庭坚。江行长邅回,风水忧索米。相逢解人颐,高士徐孺子。鸬鹚葭苇间,煮茗当酌醴。夜船饷蒸鹅,白发厌甘旨。东江始分风,苔网馈百纸。遣兵夜赋诗,月冷石齿齿。别来星环天,再见艳桃李。寄声良劳勤,报我阙双鲤。但闻佳邑政,杻械生菌耳。颇闻延诸儒,破讼作诗礼。顾予白下邑,庭聚雨前蚁。珥笔诵汉章,锥刀争未已。初无得民具,名实正尔尔。愿闻庖丁方,江湖天到水。遥知解千牛,袖手笑血指。书来傥垂教,改事从此始。
别王彦祖宫赞。宋代。强至。别襟曾判宋玉台,魏北相逢一笑开。帅府红莲曾入幕,公堂黄菊偶衔杯。未应许国全无策,只恐趋时自有才。且置功名归度外,诗筒频附塞鸿来。
柏梁隔句韵诗。唐代。李建勋。不喜长亭柳,枝枝拟送君。惟怜北窗□,树树解留人。圆缺都如月,东西只似云。愁看离席散,归盖动行尘。
侍家君诣洞霄宫道出天竺山纪兴。元代。李茂之。九里松队路,三天竺国山。日蒸岩雾紫,花点石苔斑。溪尽寺方到,云深僧独还。吟行随仗履,踪迹出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