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家偏向秦淮畔,陋巷柴荆。纸帐疏棂。轧轧鸣机隔院听。
当时裙屐风流歇,几许飘零。回首前尘,拄颊钟山两鬓星。
采桑子 其一 丁亥岁暮即事。近现代。陈方恪。移家偏向秦淮畔,陋巷柴荆。纸帐疏棂。轧轧鸣机隔院听。当时裙屐风流歇,几许飘零。回首前尘,拄颊钟山两鬓星。
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...
陈方恪。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
鄂渚除夜书怀。唐代。来鹄。鹦鹉洲头夜泊船,此时形影共凄然。难归故国干戈后,欲告何人雨雪天。箸拨冷灰书闷字,枕陪寒席带愁眠。自嗟落魄无成事,明日春风又一年。
和樊希韩解元。宋代。郭祥正。君马一足病,琐琐阻行迈。况复梅雨天,坐卧不能快。空山无大脔,何以具君嘬。墙根采肥杞,湖漘买鲜鲙。开樽荐浊酒,高论幸忘惫。寸心拔茅塞,两耳抉双聩。文醇潜大和,诗险露幽怪。联吟极物象,君胜我屡败。东野久龙钟,多惭退之拜。奇才必自重,虽黜愈勿懈。卞璧未遇时,在璞岂能坏。鉴赏一日逢,青紫信如芥。君行且迟留,马病愿未差。贳衣亦何辞,庶用接嘉话。
南山晚步简自宣长老。宋代。郭祥正。雨过南山紫翠深,团团仙露洒衣襟。碧云影里寒猿啸,玉涧声中怨鹤吟。期赴前林同茗酌,倦投盘石拣萝阴。凭谁寄语谢康乐,安用披榛故远寻。
复见阮生行。明代。何景明。阮生别我尚总角,三月不见冠峨峨。未知华实竟何似,眼看玉树成枝柯。君不见世间日月翻如波,昨日黑发今则皤。龙驹千里汗成血,道傍老马空蹉跎。人生少时不努力,齿大身长嗟奈何。
寄子虡。宋代。陆游。人生恨无年,我老已烂熟。退耕镜湖上,风雨有茅屋。事君阙补报,得此不啻足。余年尚几何,嫋嫋风中烛。大儿戍塞垣,驰马佩矢箙,去家千余里,辛苦就微禄。书来续三纸,语悲不忍读。遹弟在我傍,亦复泪溢目。门户嗟日衰,持守赖家督。雪云暗淮天,念汝方露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