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情渡口垂杨树,不绾行舟。分付东流。最怕黄昏泊石头。
天涯影事孤蓬梦,好语难酬。一曲离讴。秋雨如人泪不收。
采桑子。近现代。陈方恪。无情渡口垂杨树,不绾行舟。分付东流。最怕黄昏泊石头。天涯影事孤蓬梦,好语难酬。一曲离讴。秋雨如人泪不收。
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...
陈方恪。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
山中古庙。元代。李裕。日午山行处,重峦隐古祠。虚廊饶鼠迹,破牖锁蛛丝。花落人何在,云归鸟不知。停骖坐来久,拂藓认残碑。
斗鸡亭二首 其一。唐代。王翰。一丘独立势崔嵬,形迹还疑是古台。龙井效灵沾县邑,神祠肖像儗公台。谷云度水风牵过,野雾埋山雨洗开。如此风光良不恶,思乡何用赋归哉。
落梅风·山无数。元代。珠帘秀。山无数,烟万缕。憔悴煞玉堂人物。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,恨不得随大江东去。
舟过浯溪湘林太守邀与山阴赵质堂同游 其一。清代。朱琦。逆风吹船头,上滩苦涉险。忽见好林峦,危亭半山掩。云是古三吾,移舟泊近
和饶正叔梅花。宋代。谢逸。疏影横斜月色新,肌肤清瘦不禁春。侵凌腊雪寒先觉,漏泄东风信最真。光滉妆台人未起,香迷野径蝶难亲。飘零点破苍苔地,安得灵犀为辟尘。
同馀杭尉江仲嘉褒道人陈祖德良孙游洞霄宫。宋代。程俱。太湖隐吏迂且顽,手扳柱颊看西山。笔床茶灶向何许,往来洞庭林屋间。旧闻西门彻悬霤,故整烟艇寻苕川。却惊天柱矗云表,势与太华争擎天。幅巾跨马及晓鼓,逸思自觉奔春泉。其谁从者二妙士,金庭老客南昌仙。齐驱共语失长道,但见平阪连桑田。篮舆后继独不语,鼻息栩栩山耸肩。岗回涧曲若无路,万叠老翠漫秋烟。三山对起锁诘屈,仅容蹄辙通人寰。羊肠移险在平地,九疑山色荒联绵。穿松酌水寻二洞,低隐岩腹高山巅。山巅石室如列厦,接肘可置千宾筵。最怜西洞隔凡处,凝乳络壁留空圆。我将拂袖去不返,戏击雷鼓挥神鞭。三华宝衣立可致,九赤班符何足传。只将尻与驾神马,岂顾家火烧凡铅。又疑灵物之所宅,卵孕变化蟠蜿蜒。金龙玉简投不满,恐复下与东溟连。我嗟何地非圣处,火聚正坐青云軿。目前阊阖昼自启,电顷已超天地先。正缘一念重山岳,障碍何啻重城坚。就令信脚到仙宇,凡骨至死包腥膻。胶胶世网浪自缠,会当去之如蜕蝉。谁能白衣傍金马,且复锦袍乘钓船。金庭客,南昌仙,他年与我乘八景,举手少别三千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