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雁精神偏百倍。不管愁人篷底睡。欲烦相寄一封书,明日至。
侬乡里。后日榕城山翠里。
君去洞庭波正起。听水听风方未已。思量何物赠行装,枫叶醉。
红如此。都是天涯红泪耳。
天仙子 江上逢过雁,敬借家大人韵。清代。易顺鼎。过雁精神偏百倍。不管愁人篷底睡。欲烦相寄一封书,明日至。侬乡里。后日榕城山翠里。君去洞庭波正起。听水听风方未已。思量何物赠行装,枫叶醉。红如此。都是天涯红泪耳。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...
易顺鼎。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九日大风雨与黄道晦陈惟秦饮屋后小山。明代。徐熥。九日忽风雨,登高事已非。秋声繁灌木,商意薄轻衣。众壑浮青霭,千峰失翠微。小山培塿甚,吟眺亦忘归。
和智伯绝句 其四。宋代。谢逸。攀条弄蕊不须忙,家有名园饮辟疆。但得胸怀了无累,尘中宾主可相忘。
崇安道中。宋代。赵彦端。风柳疎无力,秋花冷不香。客请随去燕,凉思起啼螀。地入闽山隘,天连越树长。年年抬衣石,为尔感征裳。
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。南北朝。刘孝绰。昔余筮宾始,衣冠仕洛阳。无赀徒有任,一命忝为郎。再践神仙侧,三入崇贤旁。东朝礼髦俊,虚薄厕才良。游谈侍名理,搦管创文章。引籍陪下膳,横经参上痒。谁谓服事浅,契阔变炎凉。一朝谬为吏,结绶去承光。烹鲜徒可习,治民终未长。化鸡仰季智,驯雉推仲康。此城邻夏穴,橚矗茂筠篁。孝碑黄绢语,神涛白鹭翔。遨游佳可望,释事上川梁。秋江冻雨绝,反景照移塘。纤罗殊未动,骇水忽如汤。乍出连山合,时如高盖张。漂沙黄沫聚,礐石素波扬。榜人不敢唱,舟子讵能航。离家复临水,眷然思故乡。中来不可绝,奕奕苦人肠。溯洄若无阻,谢病反清漳。
东宁春兴六首 其三。近现代。黄佺。赤嵌城东番檨林,云晴风静晓烟清。数声杜宇游人意,几点桃花仙客心。已对风尘磨旧剑,更从萍水调新琴。年来劳苦知谁为,亲发萧萧霜鬓侵。
人日大雪峻伯助甫来过赋得榆愁门阳四字四首 其二。明代。宗臣。已知青帝坐青阳,玄冥使者又飞杨。不是春风吹不去,知君欲跨白虹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