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枝词九首·其九。唐代。刘禹锡。山上层层桃李花,云间烟火是人家。银钏金钗来负水,长刀短笠去烧畲。(烧畲同烧畬)
这是组诗《竹枝词九首》的最后一首。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。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,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,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,创造力的美。
“山上层层桃李花,云间烟火是人家。”开头用一个“山”字领起,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、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。俗谚说:“桃花开,李花败。”一般是李花先开,桃花后开。现在桃花、李花同时盛开,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。“层层”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。此山彼山,触处皆是。那种色彩绚烂、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。次句由景及人。“云间”形容山顶之高。诗人遥望山顶,在花木掩映之中,升起了袅袅的炊烟。他推断,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。“是人家”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着点。“是”字下得醒豁,表明诗人探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,透过山顶的云雾,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,美是由人创造的。山美、花木美,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。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。
“银钏金钗来负水,长刀短笠去烧畲。”两句写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。挎着长刀、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,准备播种;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,准备做饭。在这里,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。一、借代。用“银钏金钗”借代青年妇女,用“长刀短笠”借代壮年男子,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,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。二、对仗。不仅上下两句相对,而且还采用了句中自为对(即当句对)的办法,把语言锤打得十分凝炼。
全诗短短四句,每句一景,犹如四幅画图,孤立起来看,有其相对的独立性,合起来看,恰好构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。由满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家,又由山村人家引出劳动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,全诗至此戛然而止,而把妇女们负水对歌、烧畲时火光烛天以及秋后满山金黄等情景统统留给读者去想象,画面的转接与安排极有理致。诗中没有直接发出赞美,但那种与劳动生活的旋律十分合拍的轻快的节奏,那种着力描绘创造力之美的艺术构思,都隐隐透露出诗人欣喜愉快的心情和对劳动生活的赞叹。刘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之时,接近了人民,南国的风土人情,激荡了他的诗情,丰富和提高了他的艺术情趣,使他在美的探索中扩大了视野,在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方面,都有了新的突破。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...
刘禹锡。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羡春风五马,恨无计,驻征鞍。想胶漆真情,云烟高兴,诗酒清欢。当时与君年少,到而今、双鬓总成斑。几度批风抹月,几番临水登山。驿途吟袖尚轻寒。珍重且加餐。怕到郡之时,民须加爱,事要从宽。风流赏音人去,纵朱弦、有曲为谁弹。明日倚楼凝望,雁回早寄平安。
木兰花慢 送柳汤佐之覃怀总管任。魏晋。张野。羡春风五马,恨无计,驻征鞍。想胶漆真情,云烟高兴,诗酒清欢。当时与君年少,到而今、双鬓总成斑。几度批风抹月,几番临水登山。驿途吟袖尚轻寒。珍重且加餐。怕到郡之时,民须加爱,事要从宽。风流赏音人去,纵朱弦、有曲为谁弹。明日倚楼凝望,雁回早寄平安。
渔隐为周仲明赋。元代。黄庚。一笠戴春雨,扁舟寄此情。世间尘网密,江上钓丝轻,不羡鱼暇利,惟寻鸥鹭盟。狂奴台下水,犹作汉时清。
百香诗 其八十四 秋。元代。郭居敬。半痕淡月弄清光,几信微风合嫩凉。菊圃未开三径艳,桂林先放一枝香。
听元规琴。宋代。张继先。万物纷然在,浑沦声不流。昔人弦上取,今我意中求。水激崖边石,风高岛上秋。相看得真乐,天地共优游。
石尤风只逆归船,日日残春送晓天。近角自吹寒月外,閒心空照夜灯前。
且欣好友同三夏,不觉离师又八年。老去踉跄无善计,当时错许杖头边。
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 其一。明代。释今无。石尤风只逆归船,日日残春送晓天。近角自吹寒月外,閒心空照夜灯前。且欣好友同三夏,不觉离师又八年。老去踉跄无善计,当时错许杖头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