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秋,吴山夜。
愁随潮去,恨与山叠。
寒雁来,芙蓉谢。
冷雨青灯读书舍,怕离别又早离别。
今宵醉也,明朝去也,宁奈些些。
普天乐·浙江秋。元代。姚燧。浙江秋,吴山夜。愁随潮去,恨与山叠。寒雁来,芙蓉谢。冷雨青灯读书舍,怕离别又早离别。今宵醉也,明朝去也,宁奈些些。
钱塘江边,吴山脚下,正值清秋之夜。离愁随江奔涌去,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。北雁南来,荷花凋谢。清冷的秋雨,灯盏的青光,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、寂寞,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。今晚且图一醉,既然明朝终将离去,还是忍耐一些。
浙江:即钱塘江。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。因为通海,秋天多潮,以壮观著称。
吴山:山名,也叫胥山,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。
寒雁: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。
青灯:即油灯。因发光微青,故名。
宁奈:忍耐。些些:即一些儿。后一个“些”字读sā,语尾助词。
姚燧这首小令,是一首离别之作。周德清将它选入《中原音韵·正语作词起例》,题作“别友”。可见,当时就已脍炙人口。
此曲大半篇幅极写愁恨,雅致精丽,最后三句忽然纵笔作旷达语收束,正显出旷达放逸之本色,此是元代曲家与前代词人不同之处。
姚燧。元文学家。字端甫,号牧庵,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原籍柳城。官翰林学士承旨、集贤大学士。能文,与虞集并称。所作碑志甚多,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。原有集,已散失,清人辑有《牧庵集》。
送许给事中启衷使交趾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熊卓。邈矣南荒地,于今过使君。蛮王拜帝敕,草木识人文。日月舆图外,应歌铜柱勋。
馀杭法喜院荆文公书堂文公康定中读书于此。宋代。程俱。钟山太傅起从龙,鼓动风雷指顾中。未见图形求傅野,岂知徒步客新丰。青鞋曾访餐芝老,白首惟馀捣药童。藏壁故应留断简,至今山鬼恸悲风。
高安公主挽歌二首。唐代。李乂。汤沐三千赋,楼台十二重。银炉称贵幸,玉辇盛过逢。嫔则留中馈,娥辉没下舂。平阳百岁后,歌舞为谁容。宾卫俨相依,横门启曙扉。灵阴蟾兔缺,仙影凤凰飞。一水秋难渡,三泉夜不归。况临青女节,瑶草更前哀。
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野塘。宋代。杨万里。鴈下菰蒲报夕寒,鹭将荇藻作朝餐。野塘只许野人到,不要金张许史看。
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八。宋代。朱熹。山水诚乃奇,云谁究终始。昙远亦何人,神君岂其鬼。东西妄采获,诬谄共恢诡。百世踵谬讹,彝伦日颓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