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楫来江外,扬帆上旧京。鼓声殷地起,猎火照山明。
楚尹频奔命,宛渠尚守城。真州非赤壁,风便一临兵。
真州。清代。顾炎武。击楫来江外,扬帆上旧京。鼓声殷地起,猎火照山明。楚尹频奔命,宛渠尚守城。真州非赤壁,风便一临兵。
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...
顾炎武。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
唐相二绝。宋代。苏辙。朝中寂寂少名卿,晚岁雄猜气益横。心怕无须少年士,可怜未识玉奴兄。
和景严咏冬开木犀。宋代。洪适。桂枝冬更好,浪蕊到今稀。雅韵催吟笔,幽香傍舞衣。月分千里影,风突百花围。倚策山亭暮,寒鸦亦倦飞。
合源溪期张计不至。唐代。李益。霜露肃时序,缅然方独寻。暗溪迟仙侣,寒涧闻松禽。寂历兹夜永,清明秋序深。微波澹澄夕,烟景含虚林。素志久沦否,幽怀方自吟。
姑孰官舍。唐代。许浑。草生官舍似闲居,雪照南窗满素书。贫后始知为吏拙,病来还喜识人疏。青云岂有窥梁燕,浊水应无避钓鱼。不待秋风便归去,紫阳山下是吾庐。
兰亭诗二首 其二。魏晋。孙统。地主观山水,仰寻幽人踪。回沼激中逵,疏竹间修桐。因流转轻觞,冷风飘落松。时禽吟长涧,万籁吹连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