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城高下见楼台,野戍参差暮角催。
贵竹路从峰顶入,夜郎人自日边来。
莺花夹道惊春老,雉堞连云向晚开。
尺素屡题还屡掷,衡阳那有雁飞回。
兴隆卫书壁。明代。王守仁。山城高下见楼台,野戍参差暮角催。贵竹路从峰顶入,夜郎人自日边来。莺花夹道惊春老,雉堞连云向晚开。尺素屡题还屡掷,衡阳那有雁飞回。
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-1529年1月9日),汉族,幼名云,字伯安,号阳明,封新建伯,谥文成,人称王阳明。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。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,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,故称之为“真三不朽”其学术思想在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,因此,王守仁(心学集大成者)和孔子(儒学创始人)、孟子(儒学集大成者)、朱熹(理学集大成者)并称为孔、孟、朱、王。...
王守仁。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-1529年1月9日),汉族,幼名云,字伯安,号阳明,封新建伯,谥文成,人称王阳明。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。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,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,故称之为“真三不朽”其学术思想在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,因此,王守仁(心学集大成者)和孔子(儒学创始人)、孟子(儒学集大成者)、朱熹(理学集大成者)并称为孔、孟、朱、王。
独步至洛滨。宋代。司马光。拜表归来抵寺居,解鞍纵马罢传呼。紫衣金带尽脱去,便是林间一野夫。
题清芬阁。宋代。郭世模。视世轩裳一露萤,平生苦节抱遗经。卧云句好传弟子,钓濑名高齐客星。尚想臞儒在山泽,空留遗庙落丹青。发挥家传标潜德,奕奕元孙有典刑。
望南阳湖。清代。萧惟豫。纵目烟波千万顷,满湖渔艇捕鱼翁。银河半泻山为岸,太极初分气作宫。挽粟江淮通贡赋,合流济泗竞朝宗。八垓汗漫游何日,欲买扁舟住此中。
送僧自总。宋代。王令。吾病不喜语,客来佰寒暄。颊舌且不能,况事交字间。彼总乃吾旧,不见今三年。一日踏我门,告我将南迁。问之行所止,其去何由缘。言方学从师,惜以日月闲。将求佛所宗,就乞世未传。浮舟江海波,蹀屣山岳颠。行方极所到,未可岁月还。谓余昔同游,当得送以言。噫佛与吾学,两分不相全。今余与子遇,无异东西辕。共憩中道间,邂逅相留连。我驾志在远,子驱良亦遄。吾终不尔从,尔终不回旋。两各剧所勤,相远日益悬。又出所为文,要我加量铨。荧荧掇其英,晔晔粲满编。惜哉不经师,如珠莫钻穿。虽有可宝资,终以无用捐。吾观古人书,盖亦不但然。道德蔼於中,口实助使宣。岂有拔其根,而望华可搴。不知源所来,何用其流沿。人材苟不长,得一且可专。六经众子文,其治自足观。身当圣人时,来学浩万千。独颜才庶蔑,他固未可肩。人有老於行,不闻可逃天。子何不从此,去就异说挛。弗思自解纵,又欲引世缠。常观己论徒,耻出妻子前。彼髠以为羞,尔以为忻懽。生弃父母养,士得执以鞭。彼为则遇刑,尔还自称贤。羞恶所不存,尔说尚何先。予欲收子身,解去子所牵。浴以青冷波,佩以兰与荃。相从中道驱,障塞异道偏。爱之幸其听,不听诚可怜。
伤春词十二首 其九。清代。张洵佳。寒灯挑尽又回肠,愁里清宵细细长。不信阴阳成懵懂,每逢风雨倍凄凉。六州铸铁终成错,一笑拈花尚带香。知否西窗今夜月,有人和泪话萧娘。
三月晦日同弟观侄津往宝幢哭刑部伯求弟道从。宋代。陈著。山泉今已矣,开落梦中花。欲哭青松墓,却留黄檗家。眼花飞作练,心事苦如茶。造物故相阻,雨阴殊未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