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母朝饥待早糜,还家常怪得薪迟。快刀留惜不将用,空手攀枝那得施。
采樵歌效竹枝体 其四。明代。顾璘。阿母朝饥待早糜,还家常怪得薪迟。快刀留惜不将用,空手攀枝那得施。
顾璘(1476~1545)明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字华玉,号东桥居士,长洲(今江苏省吴县)人,寓居上元(今江苏省南京市),有知人鉴。弘治间进士,授广平知县,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。少有才名,以诗著称于时,与其同里陈沂、王韦号称“金陵三俊”,后宝应朱应登起,时称“四大家”。著有《浮湘集》、《山中集》、《息园诗文稿》等。其曾评注杨士弘《唐音》。...
顾璘。顾璘(1476~1545)明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字华玉,号东桥居士,长洲(今江苏省吴县)人,寓居上元(今江苏省南京市),有知人鉴。弘治间进士,授广平知县,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。少有才名,以诗著称于时,与其同里陈沂、王韦号称“金陵三俊”,后宝应朱应登起,时称“四大家”。著有《浮湘集》、《山中集》、《息园诗文稿》等。其曾评注杨士弘《唐音》。
宿归宗寺。宋代。王十朋。好山无数不知名,路入禅林气更清。岩石有时开镜面,溪流入夜作鸾声。临池墨客馀风韵,拭眼高僧避宠荣。安得清风生两腋,紫霄峰顶望寰瀛。
别山上人房看牡丹。明代。区大相。净土幻名花,春藏大士家。药王施法雨,天女散朝霞。妙相都无染,空香亦自奢。此真色色界,不是竞繁华。
僧舍小山三首 其二。宋代。晁冲之。爱此聚沙戏,知自法王孙。一运郢斤手,都无禹凿痕。藤梢未挂壁,荷叶欲生盆。笑问山阴道,潜通何处村。
次韵桂怀英以诗寄谢元善及宗昭侄辈暮夜见访。元代。岑安卿。窗虚月炯炯,林近风飕飕。梅花照我室,缅想罗浮游。罗浮浸碧海,骑鲸梦中求。风凄花月白,毛骨清寒瘳。坡翁不可见,浩兴无与酬。归来二三子,讴吟惬狂谋。敲门索美酒,灯影摇玉舟。谁能合污俗,庶足同清流。为言立仗马,何似忘机鸥。董溪月中仙,乘鸾海东头。我思一见之,足往心还留。寄声妙年客,瞿翁不胜秋。
唐多令 用草窗韵。清代。陆珊。谢了木芙蓉。一年花事空。望家乡、心事归鸿。越水胥江天咫尺,飞不过,数山峰。画烛影摇红。乱蛩吟砌东。待消愁、酒浅愁浓。病骨支床眠不得,听疏雨,打梧桐。
送匡廷宪佥事之任闽中。宋代。王绅。灵雨下神皋,春意溢皇都。有客独持斧,出莅闽粤区。绣衣炫晴旭,骢马驰远途。行矣勿迟留,疲癃望来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