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生乐道慕前人,又被书徵觐紫宸。诗卷巳随官棹月,布衣还染属车尘。
文章共喜遭逢晚,礼乐应知入问频。登眺凤台多制作,邮筒珍重寄河滨。
赠韩敏道先生赴召。明代。方孝孺。先生乐道慕前人,又被书徵觐紫宸。诗卷巳随官棹月,布衣还染属车尘。文章共喜遭逢晚,礼乐应知入问频。登眺凤台多制作,邮筒珍重寄河滨。
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...
方孝孺。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
劳停驿。宋代。欧阳修。孤舟转山曲,豁尔见平川。树杪帆初落,峰头月正圆。荒烟几家聚,瘦野一刀田。行客愁明发,惊滩鸟道前。
陈主簿稔过宿赋答。两汉。王褒。君门已许解朝衣,此后相期过竹扉。池上青山留客醉,郢中白雪和人稀。雨晴閒馆花空落,月上层城鸟倦飞。明日独怀乘兴地,不堪愁思更依依。
同馀杭尉江仲嘉褒道人陈祖德良孙游洞霄宫。宋代。程俱。太湖隐吏迂且顽,手扳柱颊看西山。笔床茶灶向何许,往来洞庭林屋间。旧闻西门彻悬霤,故整烟艇寻苕川。却惊天柱矗云表,势与太华争擎天。幅巾跨马及晓鼓,逸思自觉奔春泉。其谁从者二妙士,金庭老客南昌仙。齐驱共语失长道,但见平阪连桑田。篮舆后继独不语,鼻息栩栩山耸肩。岗回涧曲若无路,万叠老翠漫秋烟。三山对起锁诘屈,仅容蹄辙通人寰。羊肠移险在平地,九疑山色荒联绵。穿松酌水寻二洞,低隐岩腹高山巅。山巅石室如列厦,接肘可置千宾筵。最怜西洞隔凡处,凝乳络壁留空圆。我将拂袖去不返,戏击雷鼓挥神鞭。三华宝衣立可致,九赤班符何足传。只将尻与驾神马,岂顾家火烧凡铅。又疑灵物之所宅,卵孕变化蟠蜿蜒。金龙玉简投不满,恐复下与东溟连。我嗟何地非圣处,火聚正坐青云軿。目前阊阖昼自启,电顷已超天地先。正缘一念重山岳,障碍何啻重城坚。就令信脚到仙宇,凡骨至死包腥膻。胶胶世网浪自缠,会当去之如蜕蝉。谁能白衣傍金马,且复锦袍乘钓船。金庭客,南昌仙,他年与我乘八景,举手少别三千年。
昆岩。宋代。林景熙。神斧何年凿,南山片石盘。玉藏仙笥古,翠落县门寒。老木天边瘦,归云雨外残。市尘吹不到,朝夕静相看。
雨后过畦润。宋代。林希逸。雨后思花信,相过款杖藜。翠明开晓嶂,绿润遍春畦。燕外丝方捲,鸥边雾尚低。贪看蔬长甲,不觉屐粘泥。草挟馀阴涨,苗分秀色齐。时逢原上客,大半话耕犁。
同年吴云泉弃官南归有赠。明代。罗洪先。与君同榜复邻州,十载飞腾独宠优。兵马东川唐节度,简书关外汉诸侯。忽闻梦雨翻巴曲,不待秋风归楚舟。直道古来多屈抑,几人身退志俱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