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向人间望碧峰,石门今得问幽踪。
路缘风磴泠泠策,寺隔烟萝杳杳钟。
窗下鸟来多堕果,亭前鹤去只高松。
一龛愿借依香火,莫道诗人非戴颙。
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。明代。高启。每向人间望碧峰,石门今得问幽踪。路缘风磴泠泠策,寺隔烟萝杳杳钟。窗下鸟来多堕果,亭前鹤去只高松。一龛愿借依香火,莫道诗人非戴颙。
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...
高启。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阜城门外畏吾村明李文正墓。清代。刘秉琳。明代茶陵汉太丘,当年妙用此刚柔。默为元气争消长,不与群贤竞去留。蜀道典兵防八党,福清知己共千秋。大臣纳约非无牖,岂必都门逐谢刘。
拂霓裳 冬夜观剧。清代。陈维崧。酿寒天,六街皓月荡成烟。腰鼓闹,腾腾雨点打来圆。银灯笼暮霭,铁拨迸秋泉。映婵娟。想后堂、笑语总群仙。教坊绝艺,一队怀智龟年。君不醉,风光孤负十分妍。醉馀偏惹恨,归去不成眠。忽凄然,怅桐花、一树翠帘前。
转声虞美人(霅上送唐彦猷·高平调)。宋代。张先。使君欲醉离亭酒。酒醒离愁转有。紫禁多时虚右。苕霅留难久。一声歌掩双罗袖。日落乱山春后。犹有东城烟柳。青荫长依旧。
公益尝茶。宋代。黄庭坚。子云窗下草玄经,寒雀争喧户昼扃。好事应无携酒榼,相过聊欲煮茶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