睢阳醉磨一斗墨,梦落荆南写秋色。
大阴垂雨尚淋漓,哀壑回风更萧瑟。
枫林思入烟雾清,湖水愁翻浪波白。
溪上初逢野老航,山中远见先生宅。
秫田半顷连圩区,茅屋三间倚萝薜。
僧来看竹乘小舆,客去寻岑借高屐。
任公台下石可坐,周侯庙前路曾识。
虎迹时留暮台紫,蛟气或化秋云黑。
城郭当年别已久,风尘此日归不得。
落日书斋半壁明,图画卧对空相忆。
题朱泽民荆南旧业图。明代。高启。睢阳醉磨一斗墨,梦落荆南写秋色。大阴垂雨尚淋漓,哀壑回风更萧瑟。枫林思入烟雾清,湖水愁翻浪波白。溪上初逢野老航,山中远见先生宅。秫田半顷连圩区,茅屋三间倚萝薜。僧来看竹乘小舆,客去寻岑借高屐。任公台下石可坐,周侯庙前路曾识。虎迹时留暮台紫,蛟气或化秋云黑。城郭当年别已久,风尘此日归不得。落日书斋半壁明,图画卧对空相忆。
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...
高启。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北楼。明代。周是修。春色满南州,乡心上北楼。青天万古意,白日半生愁。城晓钟才动,江晴雾未收。人间几兴废,依旧水东流。
出门。近现代。林庚白。出门常是逐轻阴,只恐开睛飞贼侵。迁国三年亲雾雨,佳兵四海沸呻吟。榛苓入望兼天远,烟树浮春与寇深。绿涨江头山到袂,归舟不共夕阳沈。
虚湖曲四胤为刘少邻赋 其一。明代。杨慎。滇湖湛空碧,光景涵太虚。主人湖上家,结舫水中居。
祝英台近 竹沙为苔石请赋栖霞晓发诗,倚声应之。。清代。蒋春霖。岭霞明,江月堕,晓起浩无际。黄叶深深,诗思在驴背。不妨茸帽欺霜,满身松影,且饱看、六朝烟寺。几年事。一番梦逐云空,仙瓢付流水。雪散沙鸿,愁写断肠字。可知画角声中,连天风雨。又减了、旧时山翠。
平塘三首次子辉韵。宋代。陶梦桂。归来荒却旧田园,手自诛锄又一番。江上清风终耐久,依然和月到柴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