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登此山巅,不知此山高。但觉群山总在下,坐抚其顶同儿曹。
又见太湖动我前,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。长风吹人度层嶂,不用仙翁赤城杖。
峰回秋碍海鹘飞,日出夜听天鸡唱。中有一泉长不枯,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。
老藤阴森洞府黑,树上不敢留栖乌。常年祷雨车,来此投今符。
灵旗风转白日晦,马鬣一滴沾三吴。岩峦苍苍境多异,樵子寻常不曾至。
探幽历险未得归,忽听钟来涧西寺。此时望青冥,脱略情尘世。
白云冉冉足下起,如欲载我升天行。古来名贤尽何有,唯有此山长不朽。
欲呼明月海上来,照把长生一瓢酒。浮丘醉枕肱,洪崖笑开口。
天风吹落浩歌声,地上行人尽回首。
阳山。明代。高启。我登此山巅,不知此山高。但觉群山总在下,坐抚其顶同儿曹。又见太湖动我前,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。长风吹人度层嶂,不用仙翁赤城杖。峰回秋碍海鹘飞,日出夜听天鸡唱。中有一泉长不枯,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。老藤阴森洞府黑,树上不敢留栖乌。常年祷雨车,来此投今符。灵旗风转白日晦,马鬣一滴沾三吴。岩峦苍苍境多异,樵子寻常不曾至。探幽历险未得归,忽听钟来涧西寺。此时望青冥,脱略情尘世。白云冉冉足下起,如欲载我升天行。古来名贤尽何有,唯有此山长不朽。欲呼明月海上来,照把长生一瓢酒。浮丘醉枕肱,洪崖笑开口。天风吹落浩歌声,地上行人尽回首。
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...
高启。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相鹤轩。宋代。李新。别传眼法定何如,不用平平许负书。贵客逢轩乘有分,道人得玉食无余。钧天万舞知新奏,华表千年识故居。田屋老翁亏鉴戒,伴鸡同放不知渠。
次方伯东桥诗 其二。明代。唐胄。啼鸟惊春去,柴车特地来。固知逢不易,未尽兴空回。海内思安石,阶前舞老莱。自从诗有约,夜夜菊花开。
忆仙姿 篱菊将残,秋意深矣,拈此遣怀。清代。赵友兰。秋入双眉频皱。愁味将人僝僽。三径夕阳斜,侧侧西风凉透。知否。知否。篱菊让侬消瘦。
寄梁佾兄弟。唐代。赵嘏。桃李春多翠影重,竹楼当月夜无风。荀家兄弟来还去,独倚栏干花露中。
次韵施少路春日。宋代。李洪。拂面和风喜及辰,宫幡未赐岸乌巾。冰消水泺箫韶韵,雪过湖漘茝若春。诗律自怜心尚在,宦情难与世趋新。从兹排比寻芳计,况是湖山旧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