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...
高启。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月夜唐栖舟中和樊榭韵。唐代。全祖望。霜花霜叶环江城,夜明如昼送我行。生民水旱大可念,故人出处尤关情。三千卷书压舱重,五十里水听橹清。东方渐白残梦醒,荒鸡似为客子迎。
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。宋代。苏轼。一径绕山翠,萦纡去似蛇。忽惊溪水急,争看洞门呀。滑磴攀秋蔓,飞桥踏古槎。三扉迎北吹,一穴向西斜。叹息烟云去,追思岁月遐。唐人昔未到,古俗此为家。洞暖无风雪,山深富鹿豭。相逢衣尽草,环坐髻应髽。灶突依岩黑,樽罍就石洼。洪荒无传记,想像在羲娲。此事今安有,遗踪我独嗟。山翁劝留句,强为写槎牙。
题息斋竹为袁仲芳赋。元代。丁复。息斋老仙不可呼,封君千户渭川都。绿云旌纛翡翠跗,眼中万个森相扶。澄波悬影倒玉壶,飞烟澹拂□如无。当时可人商德符,仁皇邸西作浮图。不喜神骏游八极,复爱胜绝罗寰区。素壁不得画神鬼,亦不得用金朱涂。但令水墨写河岳,苍松赤桧盘根株。此君政尔在所娱,臣衎笔妙生须臾。往往袖手立商侧,口虽不语心胡卢。商也蓄机致李劬,积叠壑谷空其馀。一朝清风吹鹤车,电绕左右龙徐趋。指点谓此何所须,古来丰镐王者居。渭水东来是为墟,群流如辋土膏腴。地产宜竹连沮洳,衎应补之臣弗如。一时京都传盛事,走方年少宗为迂。空尘成云下步驱,明明柯干照鬓须。绿色不愧竹与俱,老客江南搔雪颅。见此祇复增长吁,何当唤起二大夫。
馆中新蝉。宋代。钱惟演。冉冉光风泛紫兰,新声含怨日新残。自怜伴雀成团扇,谁许迎秋集武冠。委蜕亭皋随木叶,飞緌云表拂仙盘。青葱玉树连金爵,不觉醯鸡竞羽翰。
寒家况味诗三首 其一。唐代。龚诩。迷途役役可哀怜,谁悟膏明取自煎。花为可簪遭屈折,草因无用得新鲜。分无求外时时乐,物不贪奇种种便。从此闭门甘寂寞,一囊羞涩任无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