烛气烘人煖,帘丝透月来。近花安饮几,分筱出重台。
细曲龙香拨,清酣鹄卵杯。彻明尚不去,安肯见灯回。
集乔光禄斋头。明代。袁宏道。烛气烘人煖,帘丝透月来。近花安饮几,分筱出重台。细曲龙香拨,清酣鹄卵杯。彻明尚不去,安肯见灯回。
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...
袁宏道。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答友人九日客中见怀。明代。卢龙云。九日秋光映远峰,每缘觞咏忆相逢。黄花节序家千里,浊酒乡心路几重。东道却宜山色美,西园犹记露华浓。问君倒屣多容接,得似陶家三径松。
累得周同年锷书。宋代。晁补之。谯都司马拙依然,翻手为云绝可怜。惟有凤翔周录事,手书连月寄同年。
访隐士不遇。元代。陈理。平生慕高隐,今日扣柴关。松老鹤相对,云深人未还。望穷流水远,坐久落花班。惆怅归来晚,夕阳杳蔼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