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帝常勒兵,北登单于台。
始欲以威服,竟亦惭怀来。
徒令出塞师,万里求龙媒。
未弭後世患,玉颜困黄埃。
丹青不足恨,谋虑少徘徊。
月如汉宫见,心向胡地摧。
在昔李少卿,听笳动悲哀。
壮土尚如此,蛾眉安得开。
情语既不通,岂止肠九回。
初冬诚难保,死不如草莱。
依韵和原甫昭君辞。宋代。梅尧臣。武帝常勒兵,北登单于台。始欲以威服,竟亦惭怀来。徒令出塞师,万里求龙媒。未弭後世患,玉颜困黄埃。丹青不足恨,谋虑少徘徊。月如汉宫见,心向胡地摧。在昔李少卿,听笳动悲哀。壮土尚如此,蛾眉安得开。情语既不通,岂止肠九回。初冬诚难保,死不如草莱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...
梅尧臣。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下手迟。宋代。丘处机。落魄闲人本姓丘。住山东、东路登州。自少年、割断攀缘网,从师父西游。兀兀腾腾不系留。似长江、一叶孤舟。任红尘、白日忙如火,但云漾无忧。
读改元诏口号。宋代。戴复古。伏读改元诏,仍观拜相麻。竞传新政事,方见好官家。雪作丰年瑞,梅开近腊花。路逢江上客,立马问京华。
送曾世亭兵备赴蜀。明代。边贡。闻道霜台使,亲承岳牧恩。山川增气色,草木藉生存。拂暑辞东郡,先秋过楚门。江皋有芳杜,作意待王孙。
独坐感怀。清代。高其倬。九十春光欲二旬,催花风起落镫辰。年华半向愁中尽,生事惟余懒处真。托意渐谙吟楚雨,闭门长似在漳滨。贾生未办千金赋,目断天涯辇路尘。
负疴觞客真名士,不遣呻吟入好诗。浊浪自愁高枕听,疮痍何用折肱医。
吾徒醉饱忘千劫,君子康强乐四时。一笑此间乾净士,禁严那许俗人窥。
范之觞客,时有微恙未成诗,越日持新篇索和,次韵。近现代。方守敦。负疴觞客真名士,不遣呻吟入好诗。浊浪自愁高枕听,疮痍何用折肱医。吾徒醉饱忘千劫,君子康强乐四时。一笑此间乾净士,禁严那许俗人窥。
正月四日大雨不已愈暖不寒。元代。方回。吴山胜概甲杭州,正旦晴明到上头。红袖南人簪翡翠,金鞍北客骤骅骝。丰年似觉春尤好,新岁何为雨不休。自笑诗翁百念冷,尚侪痴子说閒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