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栏下望汉江水,浮绿无风写镜明。
日脚穿云射洲影,槎头摆子出潭声。
樯帆落处远乡思,砧处动时归客情。
使者徘徊有佳兴,高吟不减谢宣城。
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。宋代。梅尧臣。亭栏下望汉江水,浮绿无风写镜明。日脚穿云射洲影,槎头摆子出潭声。樯帆落处远乡思,砧处动时归客情。使者徘徊有佳兴,高吟不减谢宣城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...
梅尧臣。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鼠衔芦菔图。元代。凌云翰。学圃经年不惮劳,野人生意满东皋。种来芦菔从蔜吃,懒用随身却鼠刀。
湖中荔枝。明代。罗安国。珠树离离霞里看,晚风摇曳水云香。鸡冠倒映生红浪,凤髓凝脂结茜囊。无数美人来入梦,有时迁客劈盈筐。碧桃玉女瑶池会,争似湖中十八娘。
十月十四夜月下 其一。清代。郑孝胥。风从北来寒,吹此一街月。道人默倚楼,手理冲冠发。
相闻赤伏启重离,一诏敷天并誓师。万里鲸波趋锦缆,两山鳌柱拥金羁。
已呼苍兕临流蚤,未审玄骖下濑迟。瓜步月明刁斗寂,行人犹指汉官仪。
同定西侯登金山,以上游师未至,遂左次崇明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张煌言。相闻赤伏启重离,一诏敷天并誓师。万里鲸波趋锦缆,两山鳌柱拥金羁。已呼苍兕临流蚤,未审玄骖下濑迟。瓜步月明刁斗寂,行人犹指汉官仪。
虞美人。元代。仇远。满城风雨消凝处。谁是潘郎句。萧萧杨柳□凋黄。醉渡官桥瘦马、踏轻霜。旧时都道游春好。不似秋光小。菊花过了海棠来。定是催归锦字、不须开。
送芝生归山阴。清代。许传霈。聚散会有时,离合本难必。所苦送行人,才逢又惜别。我与俞子交,交新不数月。作诗道性真,对酒乐坦率。金华富山林,合住神仙窟。豪兴遏青云,高谈霏玉屑。君本慧业人,浮华已屏绝。痛痒重民生,读书兼读律。霖雨出世心,舟楫致君术。兀坐风月宵,此念时蕴结。同有倚闾亲,白云怅辽阔。萱草树忘忧,难得是爱日。有鹿鸣高秋,烈士志未灭。十年书剑成,誓不甘蠖屈。荷塘系归帆,山径驰车辖。祖饯起骊歌,声情俱寥豁。君爱我最深,临岐语不出。大地隔形骸,天机连活泼。行我心所安,春华期秋实。浩哉至理言,小儒闻咋舌。把晤明圣湖,酒熟莼羹滑。后日慰相思,此愿如饥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