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逢晓雪,撩乱逗云来。
已失乌衣巷,还成白玉台。
山盘犹隐见,江转似昭回。
一听高楼笛,依稀认落梅。
金陵三首。宋代。梅尧臣。金陵逢晓雪,撩乱逗云来。已失乌衣巷,还成白玉台。山盘犹隐见,江转似昭回。一听高楼笛,依稀认落梅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...
梅尧臣。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同杜北山郑渭滨湖边小憩。宋代。徐集孙。与朋看落叶,舍棹踏湖西。野店传杯酌,残阳索品题。云随波影动,山被柳阴迷。一点寒鸦过,知他何处栖。
感春三首。唐代。韩愈。偶坐藤树下,暮春下旬间。藤阴已可庇,落蕊还漫漫。亹亹新叶大,珑珑晚花乾。青天高寥寥,两蝶飞翻翻。时节适当尔,怀悲自无端。黄黄芜菁花,桃李事已退。狂风簸枯榆,狼藉九衢内。春序一如此,汝颜安足赖。谁能驾飞车,相从观海外。晨游百花林,朱朱兼白白。柳枝弱而细,悬树垂百尺。左右同来人,金紫贵显剧。娇童为我歌,哀响跨筝笛。艳姬蹋筵舞,清眸刺剑戟。心怀平生友,莫一在燕席。死者长眇芒,生者困乖隔。少年真可喜,老大百无益。
奉题子昂骝马图。元代。杨维桢。西家骁骑骁如龙,鼻端生火耳生风。东家老段老且蹇,有如征南矍铄翁。西家公子誇远服,千里之行一日速。东家主人役老段,不取骁腾取驯伏。主人公子性各殊,爱骁爱段知何如?若将夔蚿较足下,胡敢并辔争齐驱。朝明西家蹄一蹶,解鞍折臂中道歇。道傍仰首鸣向天,䠥躠风尘愁跛鳖。坐令公子心火然,顾瞻老段行在前。乌乎世步谁后先?东家莫厌迟迟鞭。
翁绍文求题钱清留别图。清代。郑孝胥。居官有遗爱,其人必贤者。所患不好名,此语非大雅。翁侯遗此图,题者一何寡。初无标榜意,文字殆可舍。绍文承父志,仁政被乡社。弃官久避乱,行己不苟且。谓余卅年旧,怀抱试倾泻。语浅意自深,何用事陵跨。
南征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刘攽。扬越旧秦兵,苗颁尚禹征。初惊一使任,那用万人行。友户凝昏祲,沧波触骇鲸。越裳无信息,铜柱定将倾。服岭东南尉,戈船万里程。江通夜郎道,秋入伏波营。插羽频封檄,驰轺屡请缨。介鳞悲物色,猿鹤怅民生。几日封京观,归时捲旆旌。休闻七科戍,无用五阳兵。海国犀牛远,南琛紫贝轻。平生一长剑,岁暮望欃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