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头四十未逢知,锻石裨天已后时。
正好中行求独复,岂能上施学颠颐。
生荣死辰如观火,吉去凶来莫问龟。
若有名山归便隐,一编周易是吾师。
白头。宋代。陈襄。白头四十未逢知,锻石裨天已后时。正好中行求独复,岂能上施学颠颐。生荣死辰如观火,吉去凶来莫问龟。若有名山归便隐,一编周易是吾师。
(1017—1080)宋福州候官人,字述古,人称古灵先生。与陈烈、周希孟、郑穆友称“四先生”,倡理学。仁宗庆历二年进士。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,论青苗法不便,出知陈州、杭州。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、银台司兼侍读,判尚书都省。尝荐司马光、苏轼等三十三人。有《古灵集》。...
陈襄。(1017—1080)宋福州候官人,字述古,人称古灵先生。与陈烈、周希孟、郑穆友称“四先生”,倡理学。仁宗庆历二年进士。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,论青苗法不便,出知陈州、杭州。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、银台司兼侍读,判尚书都省。尝荐司马光、苏轼等三十三人。有《古灵集》。
渡荆江。清代。牛焘。万里金沙水,苍茫汇众流。浪融巫峡雪,声落洞庭秋。吴楚凭天堑,荆襄据上游。溯洄乡思切,彼岸更回头。
蒲中霁后晚望。唐代。薛能。河边霁色无人见,身带春风立岸头。浊水茫茫有何意,日斜还向古蒲州。
水阁偶成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蔡戡。徙倚危楼久,无言对夕晖。野花随处发,水鸟傍人飞。自觉身无累,那知世有机。何劳战蜗角,万事转头非。
西窗杂咏三首。宋代。张耒。穿篱两竹是龙孙,风叶萧萧便有闻。却到葛陂心未已,更将甘雨洒川原。
读史二首。宋代。宋庠。孝武威灵动百蛮,将军辛苦到阗颜。儒生未必无长策,枉使匈奴害狄山。
易地昭武去之日与家人集新作南门书水镜壁上。宋代。方岳。晦庵呼我住山南,五老人知百不堪。极目无穷江渺渺,满头归去雪毵毵。吾生只可龟藏六,世事何如狙赋三。政有梅花管迎送,岁寒行路饱曾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