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王昔东狩,猖狂慕长生。訾黄杳不下,空山独含情。
瞻彼万仞势,强兹千载名。居然作南屏,翠影临重城。
伊昔贤太守,乐此烟云轻。凭高结华构,显敞资神明。
后来宅此地,决讼休群氓。仰止镇静姿,仁心繇是闳。
东州七万井,利病随时平。百姓望太守,云间引双旌。
政成宴宾从,笾豆陈前楹。上下此相乐,于焉歌太宁。
眄想仲蔚隐,聿怀安石清。荒湛焉用戒,终想愧峥嵘。
秦望阁。宋代。沈辽。秦王昔东狩,猖狂慕长生。訾黄杳不下,空山独含情。瞻彼万仞势,强兹千载名。居然作南屏,翠影临重城。伊昔贤太守,乐此烟云轻。凭高结华构,显敞资神明。后来宅此地,决讼休群氓。仰止镇静姿,仁心繇是闳。东州七万井,利病随时平。百姓望太守,云间引双旌。政成宴宾从,笾豆陈前楹。上下此相乐,于焉歌太宁。眄想仲蔚隐,聿怀安石清。荒湛焉用戒,终想愧峥嵘。
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...
沈辽。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
金陵对雪用苏长公聚星堂禁体韵。明代。杨基。黄云冻凝不成叶,十载江南无此雪。朱帘十二晓开齐,正值千山鸟飞绝。墙腰檐角危欲堕,竹顶松梢重将折。偏来舞殿斗轻盈,忽上金钗易消灭。谁家沉火吹笙坐,着处银瓶呵手掣。脂凝香靥罢晨妆,脸晕微涡散春缬。带雨欲拈仍作片,因风误触俄成屑。渔蓑向晚画难工,歌楼未晓光盈瞥。怪事休惊越犬吠,丰年每信吴侬说。欲和东坡白战诗,冰满霜毫砚如铁。
送兴国令徐师回殿丞。宋代。赵抃。报政方山下,分携赣水滨。人蒙百里惠,花见四年春。亲志乐戏綵,家声高缙绅。还期逢庆节,慈宴拱严宸。
王司直求题十二辰图赋得猴。清代。郑孝胥。我生惟庚申,于今实后死。披图偿宿诺,逝者呼不起。王孙虽狡兽,微劣何足齿。吾窥岳渎经,秘记禹行水。风雷阻铜柏,木石尽披靡。百灵悚奔集,神怪出淮涘。伸颈逾百尺,九象力难拟。腾踔何倏忽,应对巧莫比。其名无支祈,状乃猕猴似。文命有忧之,童律安可使。终焉授庚辰,遂徙龟山趾。此公久厌世,偃卧古井底。万牛引不前,坚定孰如彼?
泛舟淮安城西历游湖上诸园晚归迟月 其三。清代。万光泰。枚生作赋处,垂柳青依依。东皇妒青眼,团作飞绵飞。攀条欲赠远,绕树风吹衣。流萍俄已满,晚日将无归。历历鹭依岸,明明鱼拥矶。潜闻芦雨涩,尽卷蒲烟微。栖禽噪林隙,孤磬开僧扉。明镫水面静,圆月城隅辉。却顾共游处,乱云迷夕霏。
木兰花慢 次和查湾露台夜饮。近现代。郭则沄。乍凉台丝敞,灯影外,小红阑。借露盏延秋,风弦待月,禁得幽单。寥天。唳鸿去杳,黯愁云、洒遍米家山。凉思微怜越苧,倦怀还理吴笺。当筵。狂欲碎青珊。邀梦到花前。奈镜影传愁,筝心诉怨,抛断华年。人间。旧春在否,又牵肠、处处听啼鹃。此夜西亭酒醒,琼娥知我无眠。
重建羊太傅祠和王原叔句。宋代。吴育。羊公千载得清吟,芳迹虽遥契昔心。更与岘山为故事,凛然风格照来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