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马周流不停策,青龙挂空山无色。
区中物物见根柢,岁年滔滔逐流水。
籲于求归归未获,客里随人送行客。
鏦金伐鼓行清秋,江头组练云如稠。
道旁老人相与语,主宾闻之愕相雇。
或云造阙如登仙,一声謦咳落九天。
岂知位高势逾逼,莫向紫宸庭下立。
非关噉刍解喑嘿,紫宸地禁鸣不得。
或云敢言似鸣凤,千古高名泰山重。
岂知说著心骨惊,臣名愈重国愈轻。
或言古人重晚节,元忠子方费分说。
岂知晚节不难保,却忧攘臂为人笑。
三人所赠不皆然,然则子也今何言。
元佑中年基绍圣,建中靖国何尝靖。
若教此事欠讲明,直将两是为端平。
是时臣言便休得,臣不忧身却忧国。
臣原天意开平治,明良长似改元时。
夬刚未终戒苋陆,姤阴虽微畏羸躅。
真教世道端且平,宁使臣无赫赫名。
三人冁然笑,子之所原吾不到。
吾言必於身,子言望於人,
子意虽厚吾言真。低头谢二老,
还以告景仁。
送游吏部赴召。宋代。魏了翁。天马周流不停策,青龙挂空山无色。区中物物见根柢,岁年滔滔逐流水。籲于求归归未获,客里随人送行客。鏦金伐鼓行清秋,江头组练云如稠。道旁老人相与语,主宾闻之愕相雇。或云造阙如登仙,一声謦咳落九天。岂知位高势逾逼,莫向紫宸庭下立。非关噉刍解喑嘿,紫宸地禁鸣不得。或云敢言似鸣凤,千古高名泰山重。岂知说著心骨惊,臣名愈重国愈轻。或言古人重晚节,元忠子方费分说。岂知晚节不难保,却忧攘臂为人笑。三人所赠不皆然,然则子也今何言。元佑中年基绍圣,建中靖国何尝靖。若教此事欠讲明,直将两是为端平。是时臣言便休得,臣不忧身却忧国。臣原天意开平治,明良长似改元时。夬刚未终戒苋陆,姤阴虽微畏羸躅。真教世道端且平,宁使臣无赫赫名。三人冁然笑,子之所原吾不到。吾言必於身,子言望於人,子意虽厚吾言真。低头谢二老,还以告景仁。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...
魏了翁。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浣溪沙 其二 和释堪感事,即效其体。近现代。郭则沄。系马青门认故枝。雪香吹尽燕归迟。年年客里负芳期。镜语难凭情似幻,琴心欲托意还痴。春回可有梦回时。
送富阳李孝子。元代。胡奎。秦川之水东南流,中有孝子一叶之扁舟。借问舟行向何处,家在严陵滩畔住。严陵滩畔栖鹤村,阿母望儿长倚门。儿归上堂母心喜,寸草曷报春晖恩。儿有青囊旧时术,自信他人传不得。得钱欲买冰上鱼,卜地翻䥴墓前石。儿今何所愿,愿老严陵滩。不愿麒麟卧高冢,但愿瓦棺
和端式十题·秋原菊。宋代。司马光。高原向摇落,丛菊始滋荣。草际浮金碧,照人双目明。何须天生理,玉斝泛馀英。
晓沧不工画而为谢叠峰少将作小幅山水,自题诗其上,戏为书此。清代。丘逢甲。画意诗情两并浓,王郎丘壑自罗胸。小桥流水孤村路,著个看山谢叠峰。
北地尘。明代。程通。平沙万顷浩无垠,一阵风来总是尘。初讶瘴烟昏白昼,又疑宿雾翳青旻。风前欲语难开口,马上相逢不见人。何日乞归优诏许,清泉白石与为邻。
次无咎凝祥春游三首 其二。宋代。孔武仲。浴日池光初炯炯,三春禽语已关关。珍台閒馆波涛接,太液昆明伯仲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