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马向斯里,仿佛见乡蒦。
徒知故山近,终嫌归路断。
移疾驻近郊,薄言息短翰。
新知固云集,旧交多雨散。
惟君好兄弟,视我实亲串。
慷慨谈昔游,留连兴累叹。
荒基记歌榭,弃础忆吟馆。
不睹物兴衰,讵知时治乱。
鄙人获良晤,是节牵薄宦。
清卮阻久陪,别袂限长判。
作诗写情虑,聊用慰忧患。
至古城饮冯氏家。元代。戴良。跋马向斯里,仿佛见乡蒦。徒知故山近,终嫌归路断。移疾驻近郊,薄言息短翰。新知固云集,旧交多雨散。惟君好兄弟,视我实亲串。慷慨谈昔游,留连兴累叹。荒基记歌榭,弃础忆吟馆。不睹物兴衰,讵知时治乱。鄙人获良晤,是节牵薄宦。清卮阻久陪,别袂限长判。作诗写情虑,聊用慰忧患。
(1317—1383)元明间浦江人,字叔能,号九灵山人,又号云林。通经、史百家暨医、卜、释、老之说。初习举子业,寻弃去,学古文于黄、柳贯、吴莱。学诗于余阙。元顺帝至正十八年,朱元璋取金华,召之讲经史。旋授学正。不久逃去。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。后避地吴中,依张士诚。见士诚将败,挈家泛海,抵登、莱。欲行归扩廓军,道梗,侨寓昌乐。元亡,南还,变姓名,隐四明山。明太祖物色得之,召至京师,试以文,欲官之,以老疾固辞,忤旨。逾年自杀。良为诗风骨高秀,眷怀宗国,多磊落抑塞之音。有《九灵山房集》。...
戴良。(1317—1383)元明间浦江人,字叔能,号九灵山人,又号云林。通经、史百家暨医、卜、释、老之说。初习举子业,寻弃去,学古文于黄、柳贯、吴莱。学诗于余阙。元顺帝至正十八年,朱元璋取金华,召之讲经史。旋授学正。不久逃去。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。后避地吴中,依张士诚。见士诚将败,挈家泛海,抵登、莱。欲行归扩廓军,道梗,侨寓昌乐。元亡,南还,变姓名,隐四明山。明太祖物色得之,召至京师,试以文,欲官之,以老疾固辞,忤旨。逾年自杀。良为诗风骨高秀,眷怀宗国,多磊落抑塞之音。有《九灵山房集》。
简何居厚。宋代。吕本中。我乏济胜具,子怀经世才。寒窗得一笑,陋巷绝纤埃。白酒难充醉,黄花只强开。更怜无事日,时有好诗来。
叹白发(一作王维诗)。唐代。卢象。我年一何长,鬓发日已白。俯仰天地间,能为几时客。惆怅故山云,裴回空日夕。何事与时人,东城复南陌。
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。宋代。赵蕃。有见匪山色,所闻非市声。思公藏有塔,钓士隐无名。兀兀故林愿,悠悠流俗情。经禅虽未暇,樵牧念余生。
使两浙赠罗隐。唐代。姚合。平日时风好涕流,谗书虽盛一名休。寰区叹屈瞻天问,夷貊闻诗过海求。向夕便思青琐拜,近年寻伴赤松游。何当世祖从人望,早以公台命卓侯。
翠微堂。宋代。陆游。万顷青山只一溪,此中聊欲效真栖。寻深巧被闲云到,破静时闻幽鸟啼。羞有卑功追管晏,惭无高节比夷齐。困眠饥食真吾事,宝篆香残日又西。
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一。元代。吴当。惟楚萍乡,邑里有堂。繄昔刘氏,肇基于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