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马朝初下,看山忆独寻。会知逢水尽,且爱入云深。
残雨开斜日,新蝉发迥林。阮咸虽别巷,遥识此时心。
寄上舍人叔。唐代。李端。车马朝初下,看山忆独寻。会知逢水尽,且爱入云深。残雨开斜日,新蝉发迥林。阮咸虽别巷,遥识此时心。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...
李端。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次韵萧饶州见寄。元代。仇远。至人本天游,上古惟野处。如何种菊者,亦胜封千户。万锺且唾去,况复问阿堵。先生东陵侯,成败久目睹。几程上金台,一节绾铜虎。肯从赤松游,餐芝擘麟脯。温故穷丹铅,投閒弃圭组。自是横江鲸,终然辞网罟。独醒笑众醉,此举冠千古。二疏三高后,欲数指难偻。毋烦北山移,猿鹤当起舞。昔寓南国居,日与荛牧处。今营西郭居,官梅映窗户。砚山如可博,尺度先画堵。此计当勇決,结构须快睹。伐藤断长蛇,卧石凜伏虎。山厨富笋蕨,客至当修脯。野芳散红紫,粲粲五杂组。放怀山水窟,脱迹名利罟。平泉绿野堂,盛事追往古。愿学樵夫拜,相从丈人偻。应笑趋炎人,奴颜八风舞。
龙胎密孕御园春,蔬署寻芳剥锦鳞。天诏正如裁玉版,臣心未敢拟霜筠。
中宵酒醒香生颊,缓火羹清玉点唇。肉食承恩沾凤实,秋风忍忆故乡莼。
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二十六 于阁学慎行 纪赐。明代。王夫之。龙胎密孕御园春,蔬署寻芳剥锦鳞。天诏正如裁玉版,臣心未敢拟霜筠。中宵酒醒香生颊,缓火羹清玉点唇。肉食承恩沾凤实,秋风忍忆故乡莼。
自喻呈赵润夫。宋代。华岳。梁间燕子为喃喃,故下珠帘未放还。料得无声如反舌,不应留落在人间。
下建溪诸滩。清代。张远。无诸拓闽疆,山川贾馀霸。乱石斗雷霆,终古不可罢。轻航一鸟疾,砰湃千转下。前舟欻然没,初见各惊诧。须臾出白浪,回旋去如射。生命寄柁师,与石争一罅。在险魂屡飞,过后舌频咋。造物产湖海,至此穷变化。若匪众盘涡,闽溪高可泻。仙霞插霄汉,天险此其亚。所有纵横徒,一丸每频借。吾闻天下雄,以德不以诈。闽中如井底,未足供叱咤。安得常治平,弦歌出桑柘。
送实庵先生奉命祭告江淮便省慈闱诗。明代。罗玘。碾冰驱飞车,天衢中夜发。修途萦春蚓,疾志塞晓鹘。冠欹那及緌,骼露能暇袜。如何副端拱,南顾意矻矻。吁嗟乎苍生,胡戾底天罚。涤涤如炎焚,糠籺不得咽。拯援少迟迟,行恐堆白骨。前王实罪己,剪爪且断发。以臣代君行,宁敢黔驿突。穷镇询支祈,泅入蛟蜃窟。灾祥神尔司,舍始当救卒。指麾万虬龙,一夜覆溟渤。白蹢豕涉波,滂沱离毕月。南国率登隮,吾皇大慈筏。噫然扇融风,生意翔勃勃。臣心少舒弛,跂望见吴越。空桑感伊昔,报主身敢忽。慈颜违三年,岂独定省阙。敢言三公换,仅得假道谒。朱轮閤隆阈,玉节倚穹阀。宝钉横黄金,绣袪撑象笏。曾誇负弩驱,意象自突兀。舞眩天为高,饮狂海应竭。人生会值此,喜剧口反讷。穆清尚凝神,牲牷果肥腯。仰观象纬逼,诧讶失彗孛。倏而秩祫禘,所应在仓猝。传宣入登对,理窟谁勃窣。载命彼倌人,星言理来軏。扬名显父母,炳炳孔子曰。
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 其十五。明代。李梦阳。明月出东方,徒行反家室。室人走相讯,问我何由出。明知非梦寐,欲辩仍自失。喜极双涕零,转面各衔恤。垂镫照缃卷,浮埃满朱瑟。愁言卒未倾,忽复见晨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