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声六月撼长堤,雪岭千重过屋西。
一叶轩昂方断渡,南堂萧散梦寒溪。
旅食三年已是家,堂成非陋亦非华。
何方道士知人意,授与炉中一粒砂。
北牖清风正满床,东坡野菜漫充肠。
华池自有醍醐味,丈室仍闻檐卜香。
邻人渐熟容赊酒,故客亲留为种蔬。
住稳不论归有日,船通何患出无车。
客去知公醉欲眠,酒醒寒月堕江烟。
床头复有三升蜜,贫困相资恐是天。
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。宋代。苏辙。江声六月撼长堤,雪岭千重过屋西。一叶轩昂方断渡,南堂萧散梦寒溪。旅食三年已是家,堂成非陋亦非华。何方道士知人意,授与炉中一粒砂。北牖清风正满床,东坡野菜漫充肠。华池自有醍醐味,丈室仍闻檐卜香。邻人渐熟容赊酒,故客亲留为种蔬。住稳不论归有日,船通何患出无车。客去知公醉欲眠,酒醒寒月堕江烟。床头复有三升蜜,贫困相资恐是天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...
苏辙。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虱叹。宋代。李流谦。得生固么陋,宅体仍秽卑。巢穴我襟裾,食饮吾肤肌。毒比蚤蚊炽,类兼蚋蚁微。阴幽巧相传,不知来何时。殄馘示掩戈,遗妖复蕃滋。观处初若无,掇之或如遗。捷走欲违祸,深藏殆知几。窜壁尤恶啄,潜沙更危机。处头与物化,遂使白变缁。称臣托疵贱,名官惭素尸。扪摸傲逆温,梳爬厌懒嵇。吉凶聘巫占,彼岂能先知。殊快勇夫射,宁辱达士讥。蚩儿厌膏粱,兀坐如瓠肥。屠门饫雄餐,亦足饱汝饥。我身如枯株,但有骨附皮。嘬啮竟保得,馋吻亦及之。夜眠辍佳梦,昼坐伤沉思。往往暴丑形,或为洁者嗤。抑搔两甲析,掩捕双目疲。期我犯不校,责人所难为。汤沐犹宽恩,磔裂乃所宜。吏贪摩其牙,巨力犹足支。舐糠及小家,此岂禁鞭笞。愿作秋禽狝,毋使蔓草滋。虱去息疴痒,贪懲消怨咨。仁者恶害人,勿谓伤吾慈。
泛舟钱塘西湖 其三。宋代。黄裳。望湖楼上与云齐,下视银河一道低。好是水边歌舞后,绮罗人在画栏时。
题沈临江邀赐亭。宋代。赵蕃。昔我过此暑正薄,是时此亭亦新作。竹移不问醉与迷,柯叶一敷无病箨。今兹再来毒热新,客尘昏昏能病人。正思一坐此亭上,骇俗宁待徵龙鳞。世将大热比酷吏,亦以清风喻君子。公凉何止一庭中,寒露清冰遍闾里。嗟我行色一何迟,不及亭成分韵诗。竹溪之逸故难著,竹林之贤容可追。
打麦词八首 其三。清代。徐搢珊。蕉如旗帜绿迎风,墙角榴花映面红。手执连耞头戴笠,宛如女队出吴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