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郭见落日,别君临古津。远程无野寺,宿处问何人。
原色不分路,锡声遥隔尘。山阴到家节,犹及蕙兰春。
送安法师。唐代。张籍。出郭见落日,别君临古津。远程无野寺,宿处问何人。原色不分路,锡声遥隔尘。山阴到家节,犹及蕙兰春。
张籍(约767~约830),唐代诗人。字文昌,汉族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,郡望苏州吴(今江苏苏州)1 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著名诗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妇怨》《采莲曲》《江南曲》。1 《张籍籍贯考辨》认为,韩愈所说的“吴郡张籍”乃谓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书·张籍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史传材料,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。...
张籍。张籍(约767~约830),唐代诗人。字文昌,汉族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,郡望苏州吴(今江苏苏州)1 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著名诗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妇怨》《采莲曲》《江南曲》。1 《张籍籍贯考辨》认为,韩愈所说的“吴郡张籍”乃谓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书·张籍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史传材料,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。
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
宫之奇谏曰:“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,虞必从之。晋不可启,寇不可翫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、虢之谓也。”
宫之奇谏假道。先秦。左丘明。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 宫之奇谏曰:“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,虞必从之。晋不可启,寇不可翫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、虢之谓也。” 公曰:“晋,吾宗也,岂害我哉?” 对曰:“大伯、虞仲,大王之昭也。大伯不从,是以不嗣。虢仲、虢叔,王季之穆也,为文王卿士,勋在王室,藏于盟府。将虢是灭,何爱于虞!且虞能亲于桓、庄乎?其爱之也,桓、庄之族何罪?而以为戮,不唯逼乎?亲以宠逼,犹尚害之,况以国乎?” 公曰:“吾享祀丰洁,神必据我。” 对曰:“臣闻之,鬼神非人实亲,惟德是依。故《周书》曰:‘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。’又曰:‘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’又曰:‘民不易物,惟德繄物。’如是,则非德,民不和,神不享矣。神所冯依,将在德矣。若晋取虞,而明德以荐馨香,神其吐之乎?” 弗听,许晋使。 宫之奇以其族行,曰:“虞不腊矣。在此行也,晋不更举矣。” 八月甲午,晋侯围上阳,问于卜偃曰:“吾其济乎?” 对曰:“克之。” 公曰:“何时?” 对曰:“童谣曰:‘丙之晨,龙尾伏辰,均服振振,取虢之旂。鹑之贲贲,天策炖炖,火中成军,虢公其奔。’其九月、十月之交乎!丙子旦,日在尾,月在策,鹑火中,必是时也。” 冬,十二月丙子朔,晋灭虢,虢公丑奔京师。师还,馆于虞,遂袭虞,灭之,执虞公.及其大夫井伯,从媵秦穆姬。而修虞祀,且归其职贡于王,故书曰:“晋人执虞公。”罪虞公,言易也。
登濂溪太极楼。宋代。乐雷发。岑楼跨层崖,灌木翳颓沼。旷哉宇宙心,况兹展遐眺。前哲日以远,川麓被文藻。芳甸馥荃蘅,江渚杂凫鸟。亭亭沼中莲,冉冉庭下章。扣寂参太极,抚化领众妙。俗薄神理乖,力柔圣途杳。英英考亭翁,反心会天奥。万里粲良言,一诚贯元造。勗哉登楼人,毕景尽此道。深根复深根,笃行以为宝。
惜秋二首。宋代。华岳。祝融嘘火扇骄阳,北陆迎寒酿雪霜。安得金风专岁令,四时心地有清凉。
夏寒吟。近现代。徐炯。大气奔茫中,阴阳一以乱。前后方三日,裘葛迭更换。人事亦云然,胶漆俄冰炭。枭鸾谁与分,淄渑莫能辨。糅杂更倒颠,须臾旋变幻。岂不因心理,天人互酣战。喟然长太息,漫漫何时旦。
天軿车铭。两汉。李尤。奚氏本造,后裔饰雍。轮以代步,軿以蔽容。轮軿并合,出入周通。追仁赴义,惟礼是恭。
以毅斋曾先生诗法曰能以无情作有情子熊举以。宋代。陈起。西禅欲南阐,胡僧越海来。一蹴嵩山云,支分五岐开。逢人问灵源,要识老牛胎。半生苦迷此,所见只瞢哉。有时面壁求,眼底仍飞埃。谁知机凑到,却自诗中回。无中写出有,金枝生蒿莱。再拜先生语,段段空中裁。当此意会处,高唱还自咍。如得合浦珠,如获荆山瑰。方信春力到,无地匝苍苔。可怜思花人,区区羯鼓催。我今得密旨,敢熄炉中灰。瓣香为南丰,用酬开灵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