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号菽子,又号正夫、玉溪。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(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)人。为南明大臣,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(相当宰相)兼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,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,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,翌年殉国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谥忠节。...
郭之奇。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号菽子,又号正夫、玉溪。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(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)人。为南明大臣,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(相当宰相)兼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,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,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,翌年殉国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谥忠节。
红绣鞋·晚秋。元代。李致远。梦断陈王罗袜,情伤学士琵琶。又见西风换年华。数杯添泪酒,几点送秋花。行人天一涯。
吴我天底道中。清代。蔡温。林树冥濛隐碧天,穿行忽睹数家烟。藤萝拂袖露常湿,石径横云马不前。山远时添游客恨,潭深疑有毒龙眠。何年此地开幽境,断绝风尘学散仙。
古意寄德甫 其一。明代。李攀龙。悠悠我行役,往路殊未央。春华不须臾,奄忽践严霜。安知疑与喻,风波起褰裳。浮云邈无所,游子依故乡。长当远别离,何必复彷徨。鸳鸯自踟蹰,黄鹄已翱翔。
王千里得晋献之保母碑及砚索诗。宋代。苏泂。客从王家来,示我王家物。云是彼樵者,垦山之所得。升沉有时节,至宝不浪出。祖先暨儿息,嗜好俱第一。青毡未渠失,近代无此笔。观其逼人处,造次神品入。石遗半缺齧,行草百十七。昭陵不可及,季孟精爽集。天地倏开张,鬼神为之泣。泓也玉璧姿,肯为泥沙没。呜呼黄祊殉,人事止枯骨。临池例饮墨,有底鹅领识。夫君矧其后,妙契过漂石。居然今视昔,年数正八百。
寄耕云先辈。宋代。释行海。老子归耕谷口云,几年音信不相闻。青灯事业难忘处,白社萧条又忆君。万岳千岩双鬓改,三吴百越一江分。何当亦用蒲轮起,智者遗编有蠹纹。
送利漕刘明复朝议。宋代。冯山。中山元魏后,数世十三传。皆在河南葬,初从代北迁。中书谋定策,大理力扶颠。渝国乘机日,唐公起义年。议高都尉识,名累侍郎贤。原武输期集,东阿旧俗悛。河阴才被诏,户部志绳愆。八子生中叶,三台共一躔。洪洞城不下,工待政无前。昭辅书仪集,明宗礼意全。中丞安出处,艺祖首详延。学士清台阁,咸平起涧瀍。斯文醇复古,宏议自摧坚。江汉源何巨,公侯兆已圆。信辞师鲁志,佳气尹樊阡。秘监花儒将,缑山酒地仙。看公承远构,发迹向孤骞。浩荡穷经笥,纵横信笔椽。巾箱遗紫绶,伯仲袭青毡。辨论多兵略,澄清累使权。凤鸣雄屏翰,鹑首富刀泉。诏自南台下,车随北斗旋。鹓鸿思旧侣,嵩少望归鞭。师节频轻伏,戎腥未一湔。朝纲今省户,古道日经筵。尽是徊翔地,行承咫尺天。门施唐棨戟,冠珥汉貂蝉。阀阅谁如此,功名盍勉旃。慎无从子晋,轻去恋伊川。孑立栖迟久,深知义气然。人情尝岁月,物色自风烟。士要文章别,诗因谱第编。碑阴如可附,青玉为雕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