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泉自宜清,海水自宜浊。高深既已殊,浓淡休相学。
四怨三愁五情诗 其四 四怨。明代。郭之奇。山泉自宜清,海水自宜浊。高深既已殊,浓淡休相学。
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号菽子,又号正夫、玉溪。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(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)人。为南明大臣,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(相当宰相)兼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,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,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,翌年殉国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谥忠节。...
郭之奇。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号菽子,又号正夫、玉溪。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(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)人。为南明大臣,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(相当宰相)兼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,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,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,翌年殉国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谥忠节。
清平乐 舟窗晚眺,次外子韵。清代。许诵珠。远山如睡。秃树苍茫里。隐约渔歌烟外起。袅袅馀音未已。荒村三五人家。柴门多傍梅花。我欲停帆小憩,好风飞送轻槎。
谒子真祠。宋代。王遂。汉朝容默独危言,吴市逃名耻自全。千古无人知此意,浪将姓字作梅仙。
山中言志 其二。明代。区大相。柴扉竹里掩斜晖,童子山前采药归。满地藤花閒不扫,风来吹上钓渔矶。
独醒午坐。宋代。王琮。小槽停溜务厅闲,幕府文书省却难。竟日裴回无俗意,祗因竹外有秋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