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察无功赏,安知有意谋。群臣皆贺日,文子独深忧。
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 其七 南文子忧马璧。明代。郭之奇。不察无功赏,安知有意谋。群臣皆贺日,文子独深忧。
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号菽子,又号正夫、玉溪。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(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)人。为南明大臣,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(相当宰相)兼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,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,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,翌年殉国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谥忠节。...
郭之奇。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号菽子,又号正夫、玉溪。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(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)人。为南明大臣,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(相当宰相)兼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,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,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,翌年殉国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谥忠节。
春夜有作 其四。近现代。许宝蘅。楚蜀江流吴越云,鹤飞辛苦溷鸡群。欲从溟海寻栖食,却向离城苦忆君。
题灵仙观。宋代。张祁。楼殿起山巅,无尘地自偏。松廊暗云雾,粉壁艳神仙。名姓藏丹府,衣冠访洞天。幼舆丘壑质,定合老松泉。
题林遵性临方壶墨竹。明代。王恭。我惜琳琅若故人,一回行见一回亲。谁家拓得方壶影,醉眼看时只悟真。
送平山兄回西岸。元代。尹廷高。剪烛话寒更,芳樽且缓倾。飘零多旧梦,离乱半平生。山色秋看冷,砧声夜听清。转头千嶂隔,风雨若为情。
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。宋代。晁补之。谢公文章余,幽事课伐岭。清诗如玄酒,胡乃淡而永。得无西堂梦,春草句弥胜。但使田野传,何须论铭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