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入洪炉不厌频,精真那计受纤尘。
苏门果有忠臣在,肯放坡诗百态新?
论诗三十首·二十六。金朝。元好问。金入洪炉不厌频,精真那计受纤尘。苏门果有忠臣在,肯放坡诗百态新?
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,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。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,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,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。苏轼学博才高,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,纵意所如,触手成春,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。苏诗虽然有议论化、散文化倾向,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,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,妙喻连生;用典稳妥精当,浑然天成;对仗精工活泼,不落俗套。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,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。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,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,不受纤尘的真金。
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,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。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: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。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。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,秦观长于词,其诗如词一样婉约。张、晁成就不大。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,又没有苏轼的才力,往往在文字、典故、辞藻方面追求新奇,以至于怪样百出。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,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。
元好问,字裕之,号遗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,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;七岁能诗,十四岁从学郝天挺,六载而业成;兴定五年(1221)进士,不就选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学宏词科,授儒林郎,充国史院编修,历镇平、南阳、内乡县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诏入都,除尚书省掾、左司都事,转员外郎;金亡不仕,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;工诗文,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;诗词风格沉郁,并多伤时感事之作。其《论诗》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;作有《遗山集》又名《遗山先生文集》,编有《中州集》。...
元好问。元好问,字裕之,号遗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,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;七岁能诗,十四岁从学郝天挺,六载而业成;兴定五年(1221)进士,不就选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学宏词科,授儒林郎,充国史院编修,历镇平、南阳、内乡县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诏入都,除尚书省掾、左司都事,转员外郎;金亡不仕,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;工诗文,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;诗词风格沉郁,并多伤时感事之作。其《论诗》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;作有《遗山集》又名《遗山先生文集》,编有《中州集》。
李叔渊父寿七十八。明代。顾清。世味真应染指休,太行千亩即菟裘。天书有宠红裁锦,春酒无时绿满瓯。到处烟霞宜杖屦,会心花鸟自林丘。新年八十相将近,更伴庄椿一度秋。
日本杂事诗 其一七八。清代。黄遵宪。依样葫芦巧略同,镂金刻木总能工。楚材借用推鞍部,蕃别传家数笔公。
淮阴杂诗六首 其五。清代。邹祖符。天花菌子色如银,青玉红樱缀满林。几日濯枝新雨过,鹧鸪声里采林檎。
秦门。项籍。唐代。周昙。九垓垂定弃谋臣,一阵无功便杀身。壮士诚知轻性命,不思辜负八千人。
答陈恭甫前辈。清代。林则徐。昨枉双鲤鱼,发缄得赠言。奖借逮末学,誉扬及家尊。更慨吏道偷,期以古处敦。树立尚宏毅,一语诚探原。呜呼利禄徒,字氓何少恩。所习乃脂韦,所志在饱温。色厉实内荏,骄昼而乞昏。岂其鲜才智,适以资攀援。模棱计滋巧,刀笔文滋繁。峻或过申商,滑乃逾衍髡。牧羊既使虎,吓鼠徒惊鹓。有欲刚则无,此际伏病根。于传戒焚象,于诗励悬貆。要在持守固,庶几恻隐寺。知人仰圣哲,弊吏扶元元。举错惬舆论,激浊澄其源。侧闻官方叙,驯致民物蕃。不才乏报称,循省惭素飧。但当保涓洁,弗逐流波奔。三复吉人词,清夜心自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