嵯峨灵峰岭,苍茫寓国山。两湖分映东西间。两湖相去无十里,龟龙天池相对起。
朝游长林暮小沚,荡舟欲行行且止。君非渭川叟,公侯封已晚。
又非鸱夷子,烟波去不返。要知钓徒非钓徒,敕赐散仙在江湖。
双湖诗为佥宪谢廷柱作。明代。王鏊。嵯峨灵峰岭,苍茫寓国山。两湖分映东西间。两湖相去无十里,龟龙天池相对起。朝游长林暮小沚,荡舟欲行行且止。君非渭川叟,公侯封已晚。又非鸱夷子,烟波去不返。要知钓徒非钓徒,敕赐散仙在江湖。
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学家。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,成化十一年进士。授编修,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博学有识鉴,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。...
王鏊。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学家。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,成化十一年进士。授编修,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博学有识鉴,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。
柏。宋代。苏轼。故园多珍木,翠柏如蒲苇。幽囚无与乐,百日看不已。时来拾流胶?一作肪?,未忍践落子。当年谁所种,少长与我齿。仰视苍苍干,所阅固多矣。应见李将军,胆落温御史。问渊明?或曰:东坡此诗与渊明反,此非知言也。盖亦相引以造意言者,未始相非也。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。?子知神非形,何复异人天。岂惟三才中,所在靡不然。我引而高之,则为星斗悬。我散而卑之,宁非山与川。三皇虽云没,至今在我前。八百要有终,彭祖非永年。皇皇谋一醉,发此露槿妍。有酒不辞醉,无酒斯饮泉。立善求我誉,饥人食馋涎。委运忧伤生,忧?一作运?去生亦还。纵浪大化中,正为化所缠。应尽便须尽,宁复事此言。
八月十二日夜梦。明代。王祎。庭外红梅艳染坯,径边绿橘密悬杯。老妻指点分明说,是子为官出后栽。
河林有酌。明代。汤显祖。风亭移石竹,为客正开襟。宿鸟过残雨,吟虫傍积阴。故心人不浅,秋色夜方深。便合丘中去,相招鸣一琴。
记梦。宋代。释文珦。吟是大乘禅,禅深梦亦仟。放身行碧落,古乐听钧天。骨换言方异,心空意始圆。手挼黄菊蕊,写放瀑厓边。
示老马十首 其七。明代。释函可。幸无伯乐能垂顾,价重何曾老不才。青草渐长溪渐溢,骐驎终欲羡驽骀。
浮丘社怀赵太史 其一。明代。区大相。背郭楼成到碧虚,何人堪作上头居。金砂久秘神仙箓,玉笥新藏太史书。汉署几年违侍从,洛阳三入待公车。酒阑却忆瀛洲侣,黄鹄天风万里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