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都门昼不开,兵尘一夕捲风回。也知周室三川在,谁复秦庭七日哀。
鸦啄腥风下阳翟,草衔冤血上琴台。夷门一把平安火,定逐恒山候骑来。
避乱西山作。金朝。李汾。三月都门昼不开,兵尘一夕捲风回。也知周室三川在,谁复秦庭七日哀。鸦啄腥风下阳翟,草衔冤血上琴台。夷门一把平安火,定逐恒山候骑来。
金太原平晋人,字长源。为人跌宕不羁。工诗,雄健有法。举进士不第,一度为史馆书写。后为恒山公武仙行尚书省讲议官,又与仙不合,逃走被追获,被囚绝食死,年不满四十。...
李汾。金太原平晋人,字长源。为人跌宕不羁。工诗,雄健有法。举进士不第,一度为史馆书写。后为恒山公武仙行尚书省讲议官,又与仙不合,逃走被追获,被囚绝食死,年不满四十。
古诗后十九首 其六。明代。李攀龙。烛烛芙蓉花,擢擢采兰妇。怀袖忽已盈,馨香谁为有。秋草一以萎,此物难独久。驰情一水间,无因携素手。
次筠庵题花光梅南卷。元代。龚璛。岁晚可怜冰雪姿,风流隐约未开枝。此花南畔幽人住,每记阳春初到时。
乙丑十一月十一日决狱次日迎帅舟中赋二诗首。宋代。曾丰。滞舟推若泥,逆水去如还。已历三辰次,才行十里间。千斯吾命薄,独尔破天悭。所赖圣贤事,其初不厌艰。
出东城。唐代。刘复。步出东城门,独行已彷徨。伊洛泛清流,密林含朝阳。芳景虽可瞩,忧怀在中肠。人生几何时,苒苒随流光。愿得心所亲,尊酒坐高堂。一为浮沉隔,会合殊未央。双戏水中凫,和鸣自翱翔。我无此羽翼,安可以比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