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里端尘鞅,栖息宁重论。相逢一笑乐,妙语如春温。
谓我鬓颜好,包巾已霜根。问我田舍何,抱瓮犹欠园。
跳丸转光景,岁月逝水奔。岂无究竟法,汗漫要穷源。
柴桑公阙里,此意今故存。谁云王谢家,流风但清言。
并游芸閤英,词辨江涛翻。久不一见之,清思濯襟烦。
青冥双凤举,愧欲欺山樊。勉哉适其时,云尽天无痕。
次韵酬王元衷郎中兼简夷仲学士。宋代。廖刚。万里端尘鞅,栖息宁重论。相逢一笑乐,妙语如春温。谓我鬓颜好,包巾已霜根。问我田舍何,抱瓮犹欠园。跳丸转光景,岁月逝水奔。岂无究竟法,汗漫要穷源。柴桑公阙里,此意今故存。谁云王谢家,流风但清言。并游芸閤英,词辨江涛翻。久不一见之,清思濯襟烦。青冥双凤举,愧欲欺山樊。勉哉适其时,云尽天无痕。
廖刚(1070-1143),字用中,号高峰居士,北宋顺昌谟武人。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,成就了廖刚“道南高弟,绍兴名臣”的美名。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,历任刑部侍郎、御史中丞、工部尚书。他持身立朝,忧国爱民,对外力主抗敌御侮、对内全力慰抚百姓;他刚正不阿,忠直抗言,令蔡京、秦桧等奸邪沮气。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,名扬于千古,为世代所赞颂。...
廖刚。廖刚(1070-1143),字用中,号高峰居士,北宋顺昌谟武人。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,成就了廖刚“道南高弟,绍兴名臣”的美名。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,历任刑部侍郎、御史中丞、工部尚书。他持身立朝,忧国爱民,对外力主抗敌御侮、对内全力慰抚百姓;他刚正不阿,忠直抗言,令蔡京、秦桧等奸邪沮气。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,名扬于千古,为世代所赞颂。
萱草。清代。谢重辉。老去恒内省,不惧兼不忧。闲种萱草花,时得览芳柔。晓看迎露放,暮看逐风收。才兹旦暮间,已如四运周。孰云忘忧草,遇目转添愁。不如忘形骸,任彼岁月流。
天边美人行。清代。李锴。白水直上高山头,花草团作云锦毬。六月气候如晚秋,天边美人清昼游。金霞驻海凝不流,威凤十二相夷犹。头上自有装,双椎大秦珠。身上自有衣,半臂锦傅鞲。高靴窄其靿,蟠龙郁相纠。五花各有马,黄金为后鞦。五石各有弓,青镞为箭鍭。跽而野享团栾周,屠酥白酒裁新篘。酒酣上马疾不留,脱辔飞上山之陬。十八女儿骑橐驼,穿花渡水歌胡歌。旃裘毳幕事征驮,胡雏束版为行窝。异俗近古差复讹,阏氏劳苦殷见多。
鹊桥仙(寿稼轩)。宋代。杨炎正。筑成台榭,种成花柳,更又教成歌舞。不知谁为带湖仙,收拾尽、壶天风露。闲中得味,酒中得趣,只恐天还也妒。青山纵买万千重,遮不断、诏书来路。
次韵芝田上人子虚二首。元代。方回。年长山僧五十秋,每携诗卷过吾楼。老衰英妙心相似,灵隐亭前水不流。
杂记草木九首 其八 独觉。宋代。朱熹。端居春向残,夏气已清穆。睡起悄无人,风惊满窗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