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真梁鸿妻也
皇甫谧《高士传》:东汉的梁鸿,字伯鸾,他品行高尚,为人所称道,许多有权势的人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,而梁鸿总是婉言谢绝。同县有个姓孟的人家,养了一个又黑又胖、相貌丑陋的女子,但她的力气却大得出奇。很大的石臼,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举起来。尽管这女子长得很难看,但却挑挑拣拣的不肯随便嫁人。父母见她年龄越来越大,很是着急,便问她为什么不嫁人,她说:“我要嫁就得嫁给像梁鸿那样的贤君子。
“这话后来辗转传到了梁鸿的耳中,梁鸿对孟女的操守也早有了解,便主动上门求亲,孟家大喜过望,当即就将女儿嫁给了他。
孟女刚嫁到梁家时,每日都是华装盛服,修饰打扮一番,可是梁鸿却不跟她说话。就这样过了七天,妻子终于忍不住了,便跪在丈夫的面前请罪,请丈夫说出不满意的原因。梁鸿说:“我本来是想娶一个穿粗布衣服,能和我一起隐居深山的妻子,现在你身穿绫罗绸缎,每天涂脂抹粉,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呢?”妻子说:“其实我这身打扮也不是为了考验你的真正志向而已。我自有隐居穿的衣服。”打那以后,孟女就不再梳妆打扮,每日挽着头髻,穿着粗布衣服,辛勤操持家务。
梁鸿高兴地说:“这才是真正的梁鸿妻子。”孟女字德耀,名孟光。梁鸿原来有个设想:带着妻子到关中的霸陵山去过隐居的生活,自己耕田织布以供衣食。后来因故没能实现这一设想。
于是,他们就一起来到了江东的吴地,寄身于当地富豪皋伯通的篱下,为他做一些舂米碾谷的粗活。梁鸿夫妇虽然地位低下,生活贫困,但他们却非常超脱,自得其乐。妻子对丈夫十分敬重,每天把饭做好,放在托盘中,跑在地上,把托盘举得和眉头一样高,毕恭毕敬地请丈夫用餐。皋伯通对此很诧异,感叹道:“他不过是个地位卑贱的佣人,却能使妻子如此恭敬地对待他,显然他不是一个平庸之辈。”于是,便像客全样款待他们夫妻。现在盛传的举案齐眉的典故就来源于此。
羹污朝衣
《后汉书·刘宽传》:刘宽,性情温各能宽容人,即使是让他尬尴受窘的场合,他也从不疾言厉色。他的夫人曾试着让他发火。但没到目的。
那天,刘宽要上朝议事,早晨起来,他便穿上了干干净净的朝服,等着上朝。他的丈夫让婢女给他们端去肉羹,不慎把羹碗弄翻了,羹汤全洒在刘宽的朝服上。婢女很害怕,赶忙收拾残羹碎碗。刘宽抖抖朝服,神色不变,还慢慢地问:“羹烫了你的手没有。”其品性如此,被天下人称为忠厚的长者。
比肩人
《诚斋杂记》:三国时,吴国所属的海盐县有个叫陆东美的人,娶妻朱氏。朱氏不仅容貌俊美,而且很有德性,夫妻互相敬重、恩恩爱爱,终日形影不离,当时的人称他们为“比肩人”。后来朱氏去世,陆东美也忧郁绝食而亡。家人把他们合葬在一处,不到一年,坟冢上就长出两棵梓树,两树同根二身而合抱成一树,常有双雁栖身于树上。孙权听说这事之后,把陆朱所住的地方封为“比肩”,把墓地封为“双梓”。他们的儿子陆弘和妻子也相敬相爱,吴国人称他们为“小比肩”。
苏娘愿得谢郎衣
《钗小志):苏紫藭很喜爱谢耽,但虽近在咫尺,却如隔万里,不能相亲相爱。紫藭恋日深,便派侍儿去向谢耽借常穿的衬衫。借来后,见物如见人,欢喜得不行。白天就偷偷地穿在身上,晚上则搂着睡觉。谢耽知道后,给紫藭寄去一首诗说:苏娘一别梦魂稀,来借青衫慰渴饥。
若使闲情重作赋,也应愿得谢郎衣。
谢耽也向紫藭借了件衣服作纪念。后来两人终于结为夫妻。
我爱你白头乌肉
《丹午杂记):钱牧斋常对人说:“我的衣服领子学前朝人的样子做,是取其宽大;我的衣服袖子依现在的样子做,是取其方便。”有人开玩笑地说:“您可谓两朝领袖了。”
他还跟柳如是开玩笑说:“我爱你乌个头发白个肉。”柳如是则说:“我爱你白个头发乌个肉。”当时人传为笑谈。
见妻如宾
《晋书·何曾传》:何曾是个孝子,闺房之事从不乱来。
从小到大没有声乐嬖幸之好。年老后,与妻子相见,也都衣帽穿戴整齐,相待如宾。自己南向坐,妻子北向拜了两拜以后再奉上酒菜。夫妻两人你敬我,我谢你之后,便出来了。一年像这样的事,也不过二三次。
卿卿
《妆楼记):王戎的妻子常称王戎为“卿”。王戎说:“妇人称丈夫为卿,不礼貌,是一种不恭敬的行为,以后不要再这样叫了。”他的妻子说:“亲卿爱卿,因此卿卿。我不卿卿,谁复卿卿。”(“卿”,犹言“你”,如果联用二字,则为男女间一种亲昵的称呼。——译者注。)菩萨看麻胡《漫笑录》:毗陵有个成郎中,宋徽宗宣和年间为省官。
他其貌不扬,又满脸胡须。娶妻的那天晚上,岳母对他说:“我女女菩萨,乃嫁一麻胡。”遂后又让成郎中作诗,成挥笔写道:一床两好世间无,好女如何得好夫。
高卷珠帘明点烛,试教菩萨看麻胡。
他的妻子也安分随缘,两人和和睦睦,白头偕老。他们儿女成行,各以寿终。
始知天下有丈夫
《晋书·羊皇后传》:羊皇后,讳名献容。洛一陽一陷落后,为刘曜占有。刘曜登基称帝后,册封她为皇后。刘曜曾问她:“我比那司马家的人如何?”皇后回答说:“你们怎么可以相提并论,陛下您是开创基业的圣明君主,他是国破家亡的平庸之辈。他有一妻一子再加上我共为三人,却保护不了,身贵为帝王,而妻子儿女却被凡人所侮辱。我刚被俘时,实在没想到还能活下去,更没想到还能有今日。我生于贵族之家,常以为世间男子都一样,自从跟着您以来,我才知道天下有丈夫。”
刘曜听了她的话,很高兴,对她宠爱有加。她为刘曜生了两个儿子,在生第二个儿子时死去。死后,谥号为“献文皇后”。
一生辜负看花一心
《本事诗》:郎中张又新与杨虔州齐名,而且关系极好。
杨妻李氏,即鄘相的女儿。李氏有妇德,但长得难看,杨对她的长相从不介意,照样敬重喜欢她。张又新常对杨虔州说:“我少年成美名,不为仕途忧虑,只要找个好媳妇,我这一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。”杨虔州说:“一定要找这样的,那么只要与我相同,就能使你满意。”张又新深信不疑。可是张又新订婚后却很不惬意。一次上朝时杨虔州用笏板碰张又新说:“你干吗那么痴心。”连说了四次,张又新不胜愤怒,顶撞他说:“我与你亲密无间,把心里话告诉你,没想到你这样害我,怎么能叫痴?”杨虔州便历数两人求名当官的过程,随后问道:“难道我与你不相同吗?”张又新说:“这些倒是都一样。”
杨虔州又说:“那么我得了个丑媳妇,你难道没听说吗?”张又新听了之后,怒气渐消。于是问道:“那你觉得你媳妇怎么样?”杨虔州说:“我觉得她特好。”张又新笑了起来。两人又和好如初。张又新成家后,曾作诗说:牡丹一朵值千金,将为从来色最深。
今日满栏开似雪,一生辜负看花一心。
下床答拜
《后汉书·樊英传》:樊英在颖州传授学业,陈寔少时师从樊英。一次樊英有病,妻子派奴婢支问候她,樊英强撑着从床上爬起,下床答谢。陈寔觉得奇怪,问他为什么这样?樊英回答说:“妻,齐也。一起祭祀宗庙,依礼就该答谢。”其恭谨如此。
衣寄
《辍耕录》:洞庭湖畔的刘氏嫁给了叶正甫。叶因事久居京城,刘思念不已,遂借给叶正甫寄衣服的机会写了一首诗,随同衣服一起寄给了丈夫,诗中写道:情同牛女隔天河,又喜秋来得一过。
岁岁寄郎身上服,丝丝是妾手中梭。
剪声自觉和肠断,线脚哪能抵泪多。
长短只依先去样,不知肥瘦近如何。
相公怜玉腕
《吟窗叙录》:李愿家有个美女,名叫真珠,这真珠不但人长得漂亮,而且还善解人意。很受李愿喜欢。后来真珠作了牛僧儒的侍妾。
一天,卢肇来拜访牛僧儒,僧儒对卢肇的才学早有耳闻,且欣赏他诗文的奇异风格,见他来访,便把他请到中堂,想让他献上一首诗。两人进中堂时,正赶上真珠在梳拢头发,只见她一手捧发髻,一手往两鬓角间插金钗。见此情景,僧儒说:“不妨以此为题咏诗一首如何?”卢肇应声咏道:知道相公怜玉腕,故将纤手整金钗。
为公子点筹
《寄闲斋杂志》:妓一女许玉珍,字宝如,是燕地人。她眉目轩爽,举止大方,为女中豪杰。浙西的吴公子,携带着重金来京城,想用钱购买郡佐的官职。客居京城时,没事做,便到处游玩,有人把他带到许玉珍的妓馆。吴公子一见倾心,就搬到许家来祝两人每天寻欢作乐,感情也随之加深,竟私订终身。公子刚十八九岁,容貌英俊,但却喜欢饮酒赌博。他的性格极豪爽,一掷就是几十金,很少吝惜。那些赌徒闻听其名,便蜂拥而至,大家算计好了来跟他赌。不到一个月,公子千金的行囊便要空了,而赌博之战还不停止。许玉珍见此情形很为公子担心,便想为公子操必胜之术。考虑了好久,终于想出了一计。她先派人去买来酒肉菜肴,然后打扮得漂漂亮亮,出来拜见各位赌客。赌徒们一见玉珍来了,都欢呼雀跃,玉珍冲他们拱了拱手,坐到了吴公子的身旁,帮他点筹。公子见玉珍在身旁,很是兴奋,便喝雉呼庐,连输了几掷。玉珍估计吴公子口袋里的钱已不够偿还赌博所输的赌金,便手提衣襟面带笑容站了起来,对赌客们说:“公子输了,我请你们允许我替他扔一掷。”赌客们同意了她的请求,并约定以五十金为一掷。玉珍让赌客先掷,赌客们也不客气,便你投枭我投雉,交错投于盆中。该论到玉珍了,她慢慢地从骰盒中取出骰子,低头微笑道:“愿上天赐给我全绯。”说完,轻轻一掷,六个骰子并为绯色,赌客们见了,无不惊愕。玉珍又慢慢收起骰子,口里祈祷着“上天保佑,助我如愿!”尔后面向赌客们说:“我有幸掷了个全绯,希望各位贵客把案上的金银都赏赐给我。”赌客们纷纷点头同意。玉珍便让侍儿把案上的金银全部收起,一统计,将近三千金。接着摆上酒菜,大家一起狂欢尽饮。席将散时,玉珍对赌客们说:“我已经准备好酒宴,请各位贵客明天早晨光临。”赌客们异口同声应道:“好!”第二天,赌客们果然早早来到玉珍的妓所。玉珍让侍儿开设酒宴,只见山珍海味,醇酒美味多不胜吃,且烹饪有法,香味袭人。玉珍手里捧着个大酒杯,不慌不忙地对客人们说:“我今天邀请各位贵客饮酒,是为了吴公子戒赌。请公子先喝了这杯酒。”接着玉珍又挨个给赌客敬酒。随后,慢慢走进卧室,捧出一个匣子,把它放置在案几上,提起衣襟向鸨母拜了两拜说:“玉珍受母亲抚养之恩,没有什么可报答您的,请将匣子里面装的五百金收下,以备养老之用。,’鸨母听了,十分惊骇,也很悲伤,手捧五百金泣不成声。玉珍又转身拜谢客人们说:“我现在已作了吴公子的妾姬,不能再与各位贵客相见了,就此告谢!”说完,翩然而人内室。酒宴还没散,马车已在门外等候,等客人散尽后,就和公子一起南行而去。到家后,公子也不再赌博,只是时常去玉珍屋里下下棋、饮饮酒而已。半年后,公子选授某郡别驾。他想携带玉珍一起上任,可是玉珍身患重病不能随同。公子为她请来医生、巫婆调治,公子因此而晚上任两个月。
虽经多方治疗,但也不见疗效,终于离开了人世。公子整理她的遗物时,在她的妆奁匣中发现了一个绣囊,打开一看,里面有六个骰子,再一细瞧,面面都是绯色。这就是先前一掷千金的骰子。公子见了这六个骰子,睹物思情,大放悲声,遂以隆重的礼节厚葬了她,终身不再置妾。
市鱼三斩
《名山藏臣林记》:戚继光生活贫困时,他的妻子曾买了一条鱼,鱼买来后,妻子把它斩成三段。早餐为戚继光端来鱼头,午餐又送来鱼尾。戚继光觉得奇怪,就问她:“中间那段哪里去了?”妻子说:“没有中间那段。”戚继光以为她自己煮着吃了,心里很不高兴。到了吃晚饭时,妻子竟端来了一块鱼腹,送给戚继光说:“您辛勤操劳我常无事可做,因而您吃好的我吃差的,是很正常的礼节 。”戚继光很惭愧地向妻子道谢。
甘后
王嘉《拾遗记》:蜀国先主刘备的甘皇后,是沛县人。她虽然出身微贱,然而当地相面的人却断言:“此女子日后必定极富贵,而且是位至后宫。”待她长大成人,果然体貌不凡。
到了十八岁,玉质柔肌,态媚容冶,先主把她召人宫中。每当宠幸她时,都让她坐到白绡帐中。这时,若是从窗外向里望去,看见的就像是月下聚雪,冰洁玉白。其时,河南有人献给皇上一个玉人,身高三尺,先主将玉人放置在宝座的后侧,白天与大臣们讲说军谋策略,晚上则搂抱甘皇后玩赏玉人。先主常赞赏说:“玉是一种珍贵的东西,它高洁如君子之德,况且又被雕琢成人形,我怎么能不好好地欣赏它呢!”甘皇后的皮肤与玉人一样洁白滋润,看的人几乎难辨真假。宫中的嫔妃不但嫉恨甘皇后,也嫉恨玉人。
红泪揾罗巾
《槐西杂志》
“去去复去去,凄恻门前路。
行行重行行,辗转犹含情。
含情一回首,见我窗前柳。
柳北是高楼,珠帘半上钩。
昨为楼上女,帘下调鹦鹉。
今为墙外人,红泪沾罗巾。
墙外与楼上,相去无十丈。
云何咫尺间,如隔千重山。
悲两决绝,从此终天别。
别鹤空徘徊,谁念鸣声哀。
徘徊日欲晚,决意投身返。
手裂湘裙裾,泣寄藁砧书。
可怜帛一尺,字字血痕赤。
一字一酸吟,旧爱牵人心。
君如收复水,妾罪甘鞭箠。
不然死君前,终胜生弃捐。
死也无别语,愿葬君家土。
倘化断肠花,犹得生君家。
上面这首诗见于《永乐大典》,题为《李芳树刺血诗》,没有注明写作朝代,也没有记载李芳树的生平,也不知道是作者自述,还是像《窦元妻诗》、《焦仲卿妻诗》为时人所代作。社会上没有流行的版本,我校勘《四库全书》时,偶然发现了它,我喜欢这首诗缠绵悱恻,没有丝毫怨怒之意,读之可惊天地位鬼神,便让馆吏为我抄录了一份。时间一长,这记诗的纸不知到哪儿去了。今年我要前往滦一陽一,临走前,检点旧书,忽然在一个小盒子里发现了它。这首诗湮没了几百年,终于重见天日。
这难道不是贞魂怨魄一精一贯日月星辰,不可磨灭吗?陆耳山曾说:“这首诗的次序排在韩世忠孙女诗的前面,她在宋末,那么刘芳树一定是宋人。”陆耳山以例推之,是想当然而已。
温都监女
《野客丛谈》:苏东坡因事被贬谪到惠州。惠州温都监有个女儿,名叫超超,长得颇有姿色,已经十六岁了,还不肯嫁人。一天,超超听说苏东坡来到了惠州,便对人说:“东坡就是我的好丈夫。”夜里,每当东坡讽永诗词,她就在窗外徘徊。
如果东坡发觉,推窗而望,她便跳墙离去。后来,苏东坡去拜访她,她便向东坡倾吐爱慕之意。东坡说:“我将让王郎与你结为良缘。”然而不久,东坡又贬到海南,超超的事就搁置了下来。等东坡再回惠州时,超超已忧郁而死,家人把她葬在沙滩的旁边。东坡来到超超墓前,很伤感地作了一首《卜算子·孤鸿》: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时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
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剩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
这里借鸿来作比喻,并不是真说鸿。“拣尽寒枝不肯栖”,是说她年轻时挑来挑去不嫁人;“寂寞沙洲冷”,指她的埋葬地。此词是苏东坡在惠州白鹤观所作,有人说是他在黄州时作的,这种说法不对。
王巧儿
《青楼集》:王巧儿,是京城的名妓,歌舞容貌无与伦比。
陈云峤与她相好,王巧儿也有嫁给他的意思。然而巧儿的鸨母却暗地里派巧儿的姐妹劝喻开导巧儿说:“陈公的妻子是铁太师的女儿,妒悍不可言,你要是嫁到陈家,一定要遭受她的凌辱。”王巧儿不听,说:“我是一个低贱的娟女,承蒙陈公厚爱,如果能让我在他的身边伺候,就是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。
“鸨母见她主意已定,劝阻不住,便悄悄把家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,想避开陈云峤。
十天以后,巧儿秘密派人去告诉陈云峤:“母亲设计把我安置在某个地方,有位富商约好某日要来和我母亲商定我的婚事,你快想办法。否则,就来不及了。”到了约定的日子,富商果然来了。巧儿借口有病,推辞不见。无奈鸨母硬要她作陪,她只好眼含泪水,带着一颗悲啼惋转的心陪同饮酒。喝到半夜,富商想睡觉,但见她瘦骨嶙峋,一副病态,便压下欲火,搂着她卧在床上。不料,五更时分,陈云峤带着几个彪形大汉闯了进来,把富商从床上拉起来捆绑好,说要把他送交刑部处理。
富商一听,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跪下求饶:“我的确不知巧儿已有所属,今冒犯了陈公,我愿献出二百缗钱,以助陈公财礼之费。”陈公笑着说:“算了。”于是,给了巧儿的鸨母好多金钱,带着巧儿到江南去了。陈云峤死后,巧儿和云峤的正妻铁氏都能守护其家业,时人无不称赞。
认取姑苏沈五娘
《槐西杂志》:侍妾沈氏,我为她取字为明玕。明玕的祖籍是长洲人,到她父亲时,迁徙到河间,并在河间成家立业。
明玕姐妹俩,她排行老二。明玕聪颖敏慧,有大家闺秀风韵,绝不像小人家的闺女。她曾对姐姐说:“我不能作农家妇,而嫁给高门华族他们又不能以我为正室,我也就是作妾的命了。
“她母亲听到后,竟满足了她的要求。
明玕生性聪慧有心计,平生未尝得罪过一个人。她刚嫁给我时,我让她去拜见我的正妻马夫人,马夫人说:“我听说你愿意为人家作妾,其实妾是很不容易做的。”明玕提着衣襟回答说:“如果不愿意作妾,则妾难做;如果愿意做妾,妾就不难做了。”后来,马夫人一直把她当作娇女疼爱。她曾对我说:“女子当以四十岁以前死,这时死了,人们都会惋惜;如果活到白发苍苍,只能穿黑色衣裙,成了孤雏腐鼠,人不愿见,我不想这样。”这话竟然应验。她于辛亥年四月二十五日卒,年仅三十岁。
明玕刚入我家门时,仅识几个字,后来跟着我看图读书,久而久之,也能粗知文义,有时候还可以做几句诗。临死时,把像片交给女儿,并口吟一首诗,让我记下:三十年来梦一场,遗容手付女收藏。
他时话我生平事,认取姑苏沈五娘。
随之瞑目而逝。
她病重时,我正在圆明园值班,住在海淀槐西老屋。一天晚上,我恍惚两次梦见她,本以为是思念所致,不久才知道那天晚上她昏死过去,一直到二更时分才苏醒。她苏醒后对母亲说:“我刚才做梦到了海淀寓所,突然有个声音大如雷霆,把我惊醒。”我后来一回忆,的确,那天晚上墙壁上的一个挂瓶,绳子断了摔碎在地上。自此才悟出,是她的魂魄到了海淀寓所。
所以,我在她的遗像上题了一首诗说:
几分相似几分非,可是香魂月下归。
春梦无痕时一瞥,最关情处在依希
又曰:
到死春蚕尚有丝,离魂倩女不须疑。
一声惊破梨花梦,恰记铜瓶坠地时。
我的这两首诗,就是记这件事的。
南都妓
《泾林杂记》:太仓的监生(明清时入国子监就读者称监生。
——译者注。)张某,在明世宗嘉靖壬子年到南都应试。在南都,他迷上了一位歌妓,并承诺,如果考试及第,就为她赎身。
歌妓也希望从良,两人便海誓山盟。
一天,歌妓又接待了一位徽州来的考生,这位考生家中极为富有。他先用重金买到了试题答案,把它系在汗巾角上,以备考试时抄袭。没想到他当日晚上酒喝得太多,睡觉时把汗巾放在枕头底下,第二天早晨竟迷迷糊糊忘了拿走。歌妓在他走后收拾床铺时,发现了这个汗巾,打开一看,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。歌女素来识字,看后,知道是应试的关键,便把它小心地藏在匣子里。那天傍晚,徽州的考生又来了,来后便问是否见到他的汗巾,歌妓一口咬定没见到,考生又说愿意出大价钱悬赏,歌女便假装让女奴帮助寻找,可是找遍了屋子的角角落落,也没有找到。徽州考生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。
徽州考生走后,歌妓便忙派女奴去把张某叫来,张某来后,歌妓便把藏的汗巾拿来出来,将答案给了张某。考试时,张某把所得到的答案一一写在试卷中,遂得及第,留名榜首。于是娶歌妓为妾。后来,歌妓生了一个男孩,并勤于持家,与张某白头偕老。
真凤歌
《青楼集》:真凤歌是山东的名妓,擅长小唱。彭庭坚为沂州同知时,恪守节操,不与妓一女乱来。真凤歌自恃机敏聪颖,能说会道,再加上一张漂亮的脸蛋,想跟彭庭坚相好。一天,天降大雪,彭庭坚宴请宾客,真凤歌也来陪宴。宴会散时,已是半夜时分,真凤歌借口天气寒冷没有回家,径直奔向彭的卧室,彭竟也不推辞。自此以后,两人情好甚密。
马琼琼
瞿枯《寄梅记》:朱端朝,字延之,宋朝南渡后,他肄业于上庠。他平时与歌妓马琼琼来往甚多,久而久之,竟情爱稠密。琼琼常常对延之说:“愿终身托附于他。”端朝虽然口中答应,但心里一直犹豫不定,因为他的妻子性情严谨,他不敢自作主张,并不是轻薄无情。
端朝才华横溢,文思敏捷,琼琼断定他并非久为平民百姓之人,将来肯定会前途无量,大富大贵,因而,便倾心侍奉他,端朝的一切费用,都由她给提供。果然,这年秋试中,他名登榜首。喜报传来,琼琼大出犒赏。等到春阉省试时,他又中优等,只是因为对策时,言辞过激,遂置优下,被任命为南昌尉。
临行时,琼琼恳求他说:“我是风尘中的卑贱女子,往日承蒙你不嫌弃与我相好。今天您有幸荣登仕途,我们将要有天壤之别。难道您忍心将我抛弃掉吗?假如您能让我脱离风尘之地,我愿永远侍奉在您的身边,终生为您效劳。尽管您的夫人严厉,我自会小心从事,恭敬侍候。况且我私蓄充足,您再助我一臂之力,脱离娼籍并不是什么难事。”端朝说:“去除娼籍并不难,只是我的妻子并不是容人之辈,假如她能相容,我何必拖到今天。我知道你的话是肺腑之言,拒绝你,则太无情无义;答应你,又怕你受羞辱,这样吧,让我先回家拿话试探试探她,如果她不同意,我也毫无办法了。”两人遂洒泪而别。
端朝回家后,心里仍思念着琼琼,便找了个机会对妻子说:“我久居学舍,是急于求仕,亏有妓一女马琼琼的资助,我才有足够的费用在那儿呆下去,也才能获得现在这个官职。这位女子柔顺恭谨,现在想委身于我,若是她真能脱离风尘,也是我做了一件能报答她的事。”妻子说:“你已打定了主意,还跟我说干什么!”端朝一听,喜出望外,赶快跑去向琼琼报信,并想方设法帮助琼琼脱离了娼籍,把她带回了家。
来到家中,琼琼与端朝的正妻一见如故。端朝靠着琼琼带来的积蓄,家道稍丰。遂将房屋辟为东西两阁,正妻住东阁,琼琼住西阁。这样一直住了三年。这时,端朝赴任的日期已到,因路途遥远,俸禄微薄,端朝不肯携带家眷,准备单身赴任。
临行前,端朝设置家宴,席间嘱咐道:“此去或有家信来往,我给你,们写信,就写在一封信上,你们复信也像这样。”
到了南昌,转眼已是半年的时光,半年后才得到一封家信,可这信却是正妻写来的,而琼琼只字也无。端朝虽说不见琼琼的信,但也并不介意,只是回信中提醒正妻要有宽容之心。再说琼琼听说有信来,但又没看见,心中疑惑,便去问正妻,正妻说出的话很难听。琼琼无奈,便秘密派遣一位仆人携信去南昌,端朝拆开信一看,信上一个字也役有,只见一把雪梅扇面,扇面背后写着一首词,名为《减字木兰花),词中写道:雪梅妒色,雪把梅花相抑勒。梅性温柔,雪压梅花怎起头?
芳心欲诉,全仗东君来作主。传语东君,早与梅花作主人。
端朝细细揣摩词意,知道琼琼为正妻所欺,不由坐卧不安,便常想弃官归隐。因为侥幸得了一官,都是琼琼的力量,不能忘本。后来终于托病回乡。
端朝回到家中,正妻与琼琼都出来迎接,嗔怪他不深加考虑便辞去官职,问他为什么回来,端朝也不回答。随后便命家人备置酒宴,在酒宴上,才对正妻和琼琼说:“我羁身千里之外,只希望你们在家和顺团结,使我安心做官。昨天我见到琼琼所寄的梅扇,读了扇后的词,令我食寝不安,我怎么能不回来呢!”听了丈夫的话,正妻不满地斜视了琼琼一眼,说:“请您给判断个是非曲直,那词中所说的梅雪谁对谁错。”端朝说:“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分辨清楚的。”于是,让人拿来纸和笔,作了一阕《浣溪沙):梅正开时雪正狂,两般幽宠孰优长?且宝持酒细端详。梅比雪花多一出,雪如梅蕊少些香,天公非是不思量。
从此之后,;正妻与琼琼和好如初,而端朝也归隐在家,不再出门做官了。
抚松采药终其身
《如皋县志》:马氏自幼娴淑,做事合于礼教,并能明大义、识大体。十七岁时,嫁给冒起宗。来到冒家,她一精一心照料奶婆沙氏,沙氏病重时,马氏和衣而卧,为她煎汤调药,端屎倒尿,伺候了一百多天而不厌倦。事奉公婆也是这样。人们都称她为孝妇。后来,起宗由行人(官名,负责传旨、册封等事务。)升为考功(官名,负责官吏考核升迁废黜等事。),又担任了衮西高肇衡水道的长官,不论在哪儿任职,他都以廉洁闻名,这里面应有马氏的功劳。等他调到襄一陽一主管左宁南军事务时,战乱迭起,襄一陽一危在旦夕,有人劝他托病辞官。马氏阻止道:“您素来以忠贞为志向,怎么能听任这种苟且偷生的计策呢!”于是,起宗跃上战马,纵骑奔向战场,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。一直到年纪很大时才请求归乡。回乡后,马氏与他一起隐居山林之中,每日抚松采药,以此安度晚年。起宗死后,马氏独自抚育未成年的孩子,对孩子倍加疼爱;八十七岁时无病而逝。他的儿子冒襄,为了侍奉母亲,终身不仕,人称纯孝。
莫教儿女衣芦花
《苏州府志》:大场有个农家妇女,不知道她的姓氏名号。她姿容艳丽,举止娴雅。丈夫家生活贫困,她就将在娘家积攒的私房钱全部拿了出来帮助丈夫。每日勤劳操作,不论是家中还是田野,到处都留有她劳作的身影。尽管生活困苦,操作劳累,但她从不流露一点烦恼。村中有位老妇人怜爱她勤劳辛苦,便拉着她的手安慰她。而她却郑重地谢道:“我以劳作为乐事,再说不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养活公婆。”她就是这样,勤劳操作了十几年,终因劳累过度,一病不起。·临死前,她忽然向丈夫索要笔、砚。因丈夫不识字,家中没有这些用品,丈夫便急忙跑去向邻居家借。笔、砚拿来后,她叹了口气说:“多年没有使用过它们了,没想到今天竟成永别。”遂题写了一首绝句:当年二八过君家,刺绣无心但绩麻。
今日对君无别语,莫教儿女衣芦花。
此诗语意凄凉婉约,不愧风雅。她一生深晓大义,雅自韬晦不露,也是可佩服的。
般般丑
《青楼集》:般般丑姓马,字素卿,擅长诗词,通晓音律,驰名于江淮一带。当时有个叫刘廷信的人,他是南台御史刘廷翰的同族弟弟,绰号叫黑刘五。他落魄不羁,攻于笑谈,天性聪慧。至于词诗章句,信口即来。就是那街市俚语,也能变用新奇,道人所未道。刘廷信与马氏各闻其名而不相识。一天,两人在道上偶然相遇,同行的人说:“我给你们俩人介绍介绍,这是刘廷信,这是马般般丑。”两人相识后,刘廷信仔细看了看般般丑说:“果真名不虚传。”马般般丑笑了笑走了。从此之后,两人往来不断,关系也越来越密切,所做的诗词歌赋极多。
金簪刺目
《青楼集》:樊事真,是京城的名妓,参议周仲宏十分宠爱她。周仲宏回江南时,樊事真在齐化门外为他设宴饯行。席间,周仲宏对事真说:“别后要善自保重,不要惹人说闲话。
“事真以酒洒地发誓说:“我若是负心,当挖掉一只眼睛来向你谢罪。”
周仲宏走后不久,便有位有权有势的公子来向事真求婚,事真的母亲畏惧权豪势力,又贪图钱财,便答应了这桩婚事。
事真坚决反对,执意不肯,终因势单力薄,不得不听从母亲之命。后来,周仲宏又来到京城,见到了事真,事真哭着说:“分别之后,不是我不想自重,只是被豪势所逼。然而先前的誓言,不能虚设。”说罢,抽出金簪便向自己的左眼刺去,顿时血流满地。周仲宏十分惊骇,两人遂和好如初。
李师师
《贵耳集》:宋徽宗道君皇帝忽然驾临妓一女李师师的家,恰巧周邦彦先期在那里。周邦彦听说皇帝驾到,便赶忙藏到床下。道君皇帝拿着一颗橙子进了屋,说是江南新贡的鲜货,拿来让李师师尝尝鲜。随后两人便嬉笑逗乐。邦彦在床下尽闻两人的悄悄话,遂将内容略作修改剪裁,作成《少年游》一词:并刀如水,吴盐胜雪,纤手破新橙。锦幄初温,兽烟不断,相对坐调笙。低声问,向谁家宿?城上已三更,马滑霜浓。不如休去,直是少人行。
词成之后,便拿给李师师,让她吟唱。一天,道君皇帝又驾临李师师处,李师师便为皇帝吟唱这首词,道君皇帝一听,问是谁作的?师师说:“是周邦彦所作。”皇帝大怒,决心要惩罚他。第二天,早朝时,皇帝问蔡京:“开封府有个监税官叫周邦彦,听说他不按时收取税赋上交,京尹为什么不处理他?”蔡京不知皇帝是何用意,便启奏道:“请允许我退朝之后,把京尹召来问问,再来禀报您。”蔡京退朝后,便把京尹召了来,把皇上的话说给京尹听。京尹说:“那么多监税官只有周官周邦彦的税赋不漏,怎么说他不按时收取呢?”蔡京道:“皇上想处治他,只好迁就了。”于是依道君皇的旨意上奏。皇帝即降旨:“周邦彦玩忽职守,可立刻押出国门。
又过了一二天,道君又驾临李师师家,但却不见师师,便问鸨母师师去哪里了,鸭母说:“去送周监税了。”道君一听周邦彦被押送出国门了,很高兴。便坐下来等师师,一直等到更初才归来,且愁眉泪眼,憔悴不堪。道君早就等得不耐烦,又见她这副样子,大怒道:“你从哪里来?’’师师奏道:“臣妾万死,我听说周邦彦犯了罪,被押出国门,便略备一杯酒为他饯别,不知道皇帝陛下您驾到。”皇上问:“他又给你作词了吗?”李师师奏道:“有一首《兰陵王》词。”道君皇帝说:“唱一遍听听。”师师说:“请您允许我为您献上一杯酒,歌此词祝陛下长寿。”接着师师便唱道:柳一陰一直,烟里丝丝弄碧。隋堤上,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。登临望故国,谁惜京华倦客。长亭路,年去岁来,应折柔条过千尺。
闲寻旧踪迹,又酒趁哀弦,灯照离席,梨花榆火催寒食。
愁一帆风快,半篙波暖,回头迢递便数驿,望人在天北。情凄恻,恨堆积,渐别浦潆洄,津堠岑寂。斜一陽一冉冉春无极,念月榭携手,露桥吹笛。沉思前事,似梦里,泪偷滴。
曲终,皇帝很高兴,又降旨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,后官至大成乐府待制。当时李师师家有二个邦彦,一为周美成,一是李士美,皆为道君皇帝的狎客。
各留不尽之情
《槐西杂志》:我的同郡人某孝廉科举未及第耐,落拓不羁,常往妓院娼馆。可是那些妓一女们依着门看着他,都不理会他。只有一个名叫椒树的妓一女独自赏识他说:“这位公子怎么能永远贫贱呢!”遂邀他进屋饮酒作乐,还出钱供他读书,等到要去考试时,椒树又出钱为他准备行装,为他家人出钱买柴买米。孝廉深受感动,握着椒树的手发誓说:“若是我能得志的话,一定纳你为妻。”椒树谢道:“我之所以看重您,是怪姐妹们只认识那些富家子弟,而不知贫家子弟也有才志的,我是想让人们知道脂粉绮罗中也有慧眼人。至于白头之约,则是我不敢听到的。我的性情妖冶浮荡,一定不能做个良家妇女。
如果我做了您的妻子,却又怀恋风月场中旧事,那您怎么能忍受得了;如果让我紧闭闺阁,那就如同住监狱一样,我又怎么能忍受得祝与其始相欢合,终致分离,不如各留不尽之情,作长相思呢!”
后来,孝廉做了某县县令,多次派人来接椒树,椒树都没去。椒树到了中年,门前冷落,但也一直未去孝廉的公署。这也真是个奇异的女子。假如淮一陰一王韩信能知此意,也就没有鸟尽弓藏的遗憾了。
毋忘贫贱凄凉味也
《句容县志》:陈氏,襁褓中死去了父亲,十四五岁时,又丧失了母亲,十六岁时嫁给了张熙明。张家素来家底不厚,上有寡母,下有幼弟,所以,每当吃饭时,熙明都望碗而叹。
陈氏问他:“为什么一到吃饭时就叹息?”熙明说:“我听说乐羊子在路上拾取了金子,受到他妻子的谴责,这是做丈夫的不对;列御寇拒绝接受郑人馈赠的粮食,他的妻子冲他大为光火,这是做妻子的不对。我想有一位同心同德的伴侣,共同辛苦,共同享受,因此叹息。”陈氏说:“我虽然不贤,但也听说先世之遗训。你不用把我看得那么浮浅。你耕于前,我锄于后,有什么不可?你若能有大志,家里的大小事情,我都为您料理,不敢退后;假如遇到不好的年头,或遭意外的变故,我能为而死,你不用把我看得那么浮浅。”熙明听了妻子的话,激动地拍案而起说:“像这样,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妻子了。”
自此以后,熙明专心攻读,学业日益长进,后遂游学于外。陈氏居家勤劳操作,上奉寡婆婆,下养小叔子,从来没有让他们缺过衣食。卯辰之年,熙明科举及第,作了粤地长官。陈氏便带着婆婆、儿子子驹以及儿媳胡氏来粤地与丈夫团聚。来粤地后,陈氏仍是清晨早早起床操持家务,他们一家人总是互相劝诫道:“不要忘记贫贱凄凉的滋味。”
玉笛官词
《元氏掖庭记》:程一宁,是元顺帝的宠妃。未得顺帝宠幸曾在春夜登翠鸾楼,斜倚栏杆吹玉龙之笛,其中一词云:兰径香销玉辇踪,梨花不忍负春风。绿窗深锁无人自见,碾朱砂养守宫。
顺帝忽然在月下听了这首词曲,便问宫人:“这是什么人在吹笛?”有知道的人回答说:“是程才人吹的。”顺帝虽然明白词意所指,但也没有召幸她。等到第二天晚上,皇上又旧地重游,又听程才人唱道:牙床锦被绣芙蓉,金鸭香消宝帐重。竹叶羊车来别院,何人空听景一陽一钟。
接着又唱道:
淡月轻寒透碧纱,窗屏睡梦听啼鸦。春风不管愁深浅,日日开门扫落花。
歌中音语咽塞,情极悲怆。皇上对宫人说:“闻此歌声,哪个人能不悲伤,深宫中有人愁怅如此,谁能知道呢!”.随后,皇帝便乘着御车往程才人的住所驶去。程才人见宝炬簇拥圣上而来,遂快步奔到门外,磕头俯伏。顺帝用手把她扶起,说:“若不是你玉笛中自道其意,朕怎么能到这里!”说着,携手至柏香堂。皇帝命令宝光天禄厨设开颜宴,进兔丝之膳食,翠涛之醇酒;雩仙乐部坊奏起了鸿韶之乐,跳起了朱戚之舞,鸣奏起关雎之曲。席间,顺帝笑着对程一宁说:“今夜花好月明,情圆意聚,这都是玉笛的功劳,可封它为圆聚侯。”自此以后,顺帝对程才人宠爱日拢遂改“翠鸾楼”为“奉御楼”,改“柏香堂”为“天怡堂”;服砒愈癞《情史类略》:陈寿,祖籍分宜,已聘求某氏,但还没成亲陈寿就身患癞疾。姑娘家知道后,便让媒人辞绝这门婚事,姑娘哭着恳求父亲不要这样做。最后,终于嫁给了陈寿。陈寿因为自己有令人嫌恶的病,不敢亲近妻子。妻子伺候陈寿三年而不懈怠厌烦。陈寿以为癞疾久治不愈,苟延于世,有负妻子,不如一死了之,便私下买了砒霜欲自荆妻子知道后,偷着把砒霜喝了一半,希望与丈夫同归一陰一府。陈寿服了砒霜之后,呕吐不止,而癞疾竟痊愈了;妻子也一吐不死。夫妇二人白头偕老,生有两个孩子。家道一天好似一天,人们都认为这是对陈寿妻子贞烈德行的报答。
蜀娼能文
《齐东野语》:蜀地的娼妓多能写诗著文,这大概是薛涛的遗风。陆放翁曾客居蜀地,归乡时,带了一位歌妓回去,让她住在别墅里。陆放翁几天去看她一次,也有时因为生病,多日不去,歌妓疑心他有意疏远自己,很不高兴,陆便作词解释,歌妓也步韵答道:说盟说誓,说情说意,动便春愁满纸。多应念得脱空经,是那个先生教府。不茶不饭,不言不语,一哄供他憔悴。相思已是不曾闲,又那得工夫咒你。
还有一位蜀地娼妓《述送行》词云:
欲寄意,浑无所有,折尽市桥官柳。看君着上征衫,又相将放船楚江口。后会不知何日,又是男儿,休要镇长相守。苟富贵毋相忘,若相忘有如此酒。
丽娟
《洞冥记》:丽娟,是汉武帝所宠爱的宫女,年方十四,玉肤柔软,口香如兰,所穿衣服,都不用丝带束缚,唯恐嫩肤上留下痕迹。每次唱歌时,都邀请李延年在一旁与她合唱。一天,她在芝生殿唱回风之曲,庭院中的花竟纷纷翻落到地下。
为了使丽娟的玉体一尘不染,武帝特地把她安置在明离帐中。
为了不使体轻如毛的丽娟随风飘去,武帝常用衣带缚住她的衣袖,把她关在重重围幕之中。丽娟常以琥珀为佩玉,把它放在衣裙里面,不让人知道,而自称骨节自鸣。他人不知是假,竟认为她是神怪。
笑服新衣
《小名录》:桓冲生性俭朴,有一次,他刚洗完澡,妻子给他拿了一套新衣服让他穿,他很生气,催着妻子快把新衣服拿走。他的妻子说:“衣服没有新的,哪来旧的?”桓冲见妻子说得有理,就笑着换上了新衣服。
云娘
《清代声色志》:云娘,是广州人。她体态娴雅,容貌娟秀。工歌曲,颇识字,能作小诗。翩翩有情致,为珠江船舫中歌妓的佼佼者。
西冷某秀才,偶然到岭南游玩,便到江边寻找美人。一天晚上,他在众多美女中见到云娘,顿觉眼前放光。只见她亭亭玉立,宛然如玉树临风,琼林照月。当他走到她的身旁与她交谈时,更感到她谈吐不俗。她看了看秀才的扇头诗,喃喃吟诵。
秀才见她识字,便问道:“你能写诗吗?”云娘掩口微笑,并不作答。但两人已目成心许,情意恳切了。分别时,云娘向秀才索求送别诗,秀才即席赋了三首。
其一云:
岭海饥驱秋复春,青衫憔悴老风尘。
生平毕竟畴知己,第一珠帘半卷人。
其二云:
好花过眼尽云烟,惆怅今宵又别筵。
蜡炬未残更向尽,笔花和泪记良缘。
其三云:
话说到分离声暗吞,一腔愁绪一灯昏。
生憎鹦鹉偷传语,漏泄春光不敢言。
云娘有个婢女常胡鸨母面前搬弄是非,所以秀才在诗的尾联说出这样的话。云娘反复读了四遍,理解了秀才的心思。此时,夜已三更,云娘劝秀才不要回旅舍。伏在他的肓头上小声说:“蒙君知爱,虽一面之交,也好似前生定的缘分。难道你回去几天,三生石上就没有前生的分在吗?请你留在这里,我以和诗为媒。”于是,云娘便笺擦砚,信笔吟成了三绝句。
其一云:
狼籍烟花十七春,不堪回首坠红尘。
郎真爱我还知我,青眼从今有几人?
其二云:
剧怜故土尽烽烟,且屏清愁醉绮筵。
妾是解人勤慰藉,三生石上一宵缘。
其三云:
隔溪桃李总无因,脉脉相思泪欲吞。
侬不逢辰郎不遇,一般萧瑟坐黄昏。
汪蟾辉
《清代声色志》:汪蟾辉,是珠江的名妓。她本是南海良家女子,秉性温和,谈吐隽雅。幼年时,母亲教她读书,都能记诵。稍大些后,爱作小诗,颇有风致。十五岁时,误嫁到娼妓家,然而已无可奈,只有常常背人垂泪而已。丈夫家很不宽裕。她遂按婆婆的要求,重理婆婆依门接客的旧业,婆婆竟还怜爱她聪颖俊慧,凡是俗客来访,不让进门;遇有文人词客,才让她接见。她的居室,窗明几净,法帖奇书,整齐地摆在化妆台旁。客人来后,她便焚香煮茶,宾主相对清谈,不杂一一婬一一秽语。如果与二三知己相逢,兴致也不浅,或在月下畅饮,或在花下赋诗。她与番禺的徐菊仙性情最相似,关系也极为融洽。
菊仙几乎是五日不至,而蟾辉则常拿着一把扇子请他题诗。菊仙曾以玩笑的口吻题了二首绝句。
其一云:
不须蝉噪画来工,已得常持素手中。
好问小亭花影里,扑来萤火一星红。
其二云:
欲赐嘉名定合欢,暑消三伏胜裁纨。
只愁约赴黄昏后,故障娇容不许看。
不久,菊仙的父亲知道了他的行踪,便对他严加防范,使他不能随意去看蟾辉。而蟾辉却一点也不知道,竟写信叫他,可是,他还是不来。蟾辉便写了几首诗寄给他。
其一云:
情书昨已倩鳞鸿,满拟西窗话旧衷。
不意近来踪迹阔,仍将离恨寄丝桐。
其二云:
记否当年月下时,双携素手入帘迟。
纵然未定三生约,合向春风忆旧知。
其三云:
半缕情丝表热肠,更裁诗句问平康。
倘远别院娇姿恋,妾拟邀君共一觞。
其四云:
君如许妾卜佳期,宜惜流光若马驰。
春去苦留留不住,及今犹有好花枝。
菊仙读了蟾辉的诗,也感叹怀念从前的交往之情,遂寄诗酬答。其一云:初度相逢卿忆不,嫩凉天气近中秋。
凭栏共玩西楼月,残夜疏帘半下钩。
其二云:
醉月评花兴一般,每逢佳日共追欢。
怜余小病秋风裹,药检奇方手自丸。
其三云:
舟从邻郡乍归时,即寄鱼笺报我知。
无限离情浑未诉,先持葵扇乞新诗。
其四云:
裁将佳句诉情浓,更翦香云密寄侬。
良会渐稀无别故,只缘生性近疏慵。
到了秋天,菊仙到广州赴试,竟住在蟾辉家中,久别重聚,情意更浓。菊仙拿出重金赠给她的婆母,把她迎到别墅,金屋藏娇。第二年,蟾辉生了个儿子,菊仙把这消息告诉了父亲,父亲终于同意让她进了徐家门,作了小妾。伉俪间常有诗倡和,恩爱无比。
濮小姑
《清代声色志》:濮小姑是韩江人。她体态丰艳,柔情绰约。虽不娴于文章笔墨,但谈吐温文尔雅。遇到那些服饰炫丽、举止浮荡的纨箠子弟,则置之不理;如果是名士一騷一客来诵诗饮酒,她便樱桃小口微启,露出笑靥,即使址诗坐一天,也不觉得厌倦,否则,谁邀请也不去;若是推辞不过,勉强去了,也是酒过数巡,在姐妹们之前唱一曲《满江红》,便提起衣角向在座的宾客告辞而去。就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威胁诱惑,她也不在乎。所以,当时的风流才子,凡有集会.都到小蛄的船上,奉她为吟坛主。
临安的状元吴撷云到潮嘉考试,正好坐上小姑的船,他严令侍从,不许为妓一女通报,更不准她们进舱。小姑暗中瞧见了吴状元,心生爱慕之情,然而面对那尊严的学使,她怎敢毛遂自荐?因而终日辗转反侧,排解不掉。一天傍晚,船行至齐昌江,密雨如注。小姑说:“天助我也!”遂与母亲设计,在另一艘船上摆下宴席把吴状元的仆从灌醉,暗中让撑船人估计当吴状元回舱休息时,把船篷捅几个洞。顷刻之间,大耐顺洞而入,吴状元的枕头、被褥,都浇了个透。吴状元急起狂呼,也没人答应。小姑假装刚从梦中惊醒,拿着灯出来探看。并对吴状元说:“这秋雨湿了被褥,怎么能再在那儿休息呢?我这后面有一张小床还很干净,敢请贵人搬过来住吗?”吴状元斜视了小姑一眼,见小姑嫣然一笑,媚致横流,不觉心动,便走进小姑舱中。
等到吴状元考完试返省时,在扇面上题了一首诗赠给小姑。诗云:轻衫薄鬓雅相宜,檀板互敲唱竹枝。
好似曲江春宴后,月明初见郑都知。
折柳河干共黯然,分衿恰值暮秋天。
碧山一自送人去,十日篷窗便百年。
小姑捧着扇面诗向他拜谢,并想脱离娼籍随他同行。吴状元不同意,好言劝止她。自此以后,潮嘉人都称小姑为“状元夫人”。而小姑则更觉矜贵,即使是名士一騷一客,也难见她一面。
鸨母逼她接客。她说:“我曾侍奉状元,怎么可以再重操旧业。
“遂拿出自己积蓄的一千多两银子,在湘子桥边,盖了几间一精一致的小屋,每天在那里焚香拜佛。后来,她听说吴状元逝世,便为他设置灵位祭奠,并绝食而死。
莲霞
《清代声色志》:莲霞,是金陵人,色艺双绝,名冠一时。
在丁字帘前建了一处居室,往来客人颇多。天下未乱时,她十三四岁,登场一舞,所收钱物成千累万。她生性喜欢读书,与才子名士交往甚密,久而久之,也能吟诗填词。除此而外,她还一精一于绘画,专攻马守贞、黄淑之双钩兰花,名气因此更大。
某生,故名下士,与莲霞本无什么交往,莲霞把他邀请来院,两人相见恨晚,甚为欢洽,莲霞想把终身托付于他,某生说:“我家早有娶妾的规矩,不能娶妓一女为妾。如果违背了祖训,死后不许进祖庙。那怎么办呢?”遂赐给她一首诗:我有卿年卿始生,卿成国色我无成。
琵琶千古伤心事,误我华年莫误卿。
莲霞也即席和诗道:
今生何必说三生,抽尽春蚕茧未成。
谁解怜才胜好色,酒醒枕畔唤卿卿。
诗成,两人相对泣下。此事发生在清咸丰壬子年秋季的一个夜晚。
不久,金陵沦陷,彼此分散,待城池恢复平静后,已是凤去台空。某生以为莲霞早就香消玉碎,伤心不已。二十年后,某生已成达官贵人。一天,他拜客出门,见一位老妇人面色惨淡,从车旁走过,还边走边说:“悔余翁,红药生,剑舞叟,皆死。世无知音,以千金市骏骨,与其伍谷子,宁赴西江,偕屈灵均作佳偶耳!”某生听了这话觉得奇怪,不知哪里来的妇人在感叹生不逢时,世无知音,要效法屈原投汨罗江而去。第二天,守门人进来向某生通报:“有位老妇人求见!”某生让他引妇人进来。老妇人一走进堂门,就伏在地上大哭起来,边哭边说:“您身为贵人,还认识莲霞吗?”某生吃了一惊,忙让她坐下。妇人向某生讲述了别后的遭遇,说着说着,悲从中来,不敢抬头看某生。某生也很感伤,勉强安慰她。遂招集志同道合者为她传播名声。幸而莲霞一枝枯管,尚能横扫千人,因而靠着舞文弄墨,免除冻饿之苦。呜呼,当年绮罗梦,均付之断肠。此日穷途,不堪回首。美人迟暮,名士飘零,千古伤心,如出一辙。
李爱珠
《清代声色志》:李爱珠,住在吴下的宋仙洲巷。她佻荡笑谑,好像没什么心机。茂才江建霞曾去拜访她,爱珠见他扇面上有自书的诗句,就吟咏了三遍。建霞很惊讶,没想到她还识字,问她如何学的,她不回答。建霞猜想她有隐衷,便也不加多问,只是对她更加厚爱。自此以后,建霞每次来,她都向他索求诗稿。一天,爱珠拿出一张小笺,写了三首绝句赠给建霞。还很凄怆地说:“你的话都十分多情。我本河南世家女子,因荒年被人掠卖到此,干这种下贱的事。我看那些游青楼的多是俗鄙之人,所以闭口不作诗,现在读了你的诗,不觉脱口成诵,这大概就是情不自禁吧!”她的诗:其一云:明知量窄频斟酒,故识才多屡索诗。
此事当非嫌我恶,从来生性本憨痴。
其二云:
桃根桃叶事寻常,为爱名花恼寸肠。
我是文通诗弟子,锦屏端合换门墙。
其三云:
絮泊萍飘误绮年,好春明日又谁边。
纵然赚得江州泪,不洒东风染杜鹃。
她的诗未必佳,但在风尘中能有这样的女子,也还是罕见的。
凤彩
《清代声色志》:凤彩善于歌唱,声音清娓动听。她从小没福,母亲贫穷不能抚养,十五岁的时候就随假母旅居珠江。
因为她外美内慧,举止安详而被有识之士赏识。遇到风雅之士,即使整日谈笑戏弄也乐而不倦。如果遇到轻薄浮滑的贵公子,即使以千金挑逗也不为之动心。凤彩居住在卑陋的小巷中,来往的宾客很少有知名人士,因而她也没有名声。但是,凤彩立志不凡,不甘心苟且偷生,只是被假母所拘,常怏怏然而不得志,怨恨之色也常流露于眉间。
有个叫里胥子的带着百金来求娶凤彩,又给百金作装饰费。假母贪于财利没和凤彩商量就答应了。凤彩知道后愤不欲生,先后投环上吊与跳河,结果都被人救了下来。假母再三劝解,凤彩都不应。她长跪哭泣说:“儿前世不知作何冤孽,致使今日身辱风尘。儿守身如玉,岂能希望他日住金屋。只愿得一有始终的人事奉,希望母亲允许儿自己选择。从今以后,每月以三十金侍奉母亲。儿的出入也不要阻挡。”假母无奈,只好答应她。凤彩于是移居别处,随着宾客往来的增加,她的声价也越来越高。凤彩虽然盛情应酬客人,但分外的赠送丝毫也不苟取,所以她的箱箧中并无积资。在众多的宾客中没有她合意的人,只和一个叫梦花生的人相处最深。凤彩每逢侍奉酒宴,剪过烛花后就假装已醉而辞退,常恐他人有微辞。然而,梦花生前来则不然,二人剪烛谈心直到鸡鸣,几次催促,梦花生还不肯离去,临别时又依依不舍,再三订约。
梦花生开始认识凤彩时,凤彩还和她的假母一起居祝两人一见钟情,两相爱悦,时间长了,感情也越加融洽。梦花生也曾提醒凤彩,因为所居卑陋,小心玷玉人。后来便发生了里胥子求聘的事,凤彩遂移居迁徙。这也实在是梦花生指教的埃凤彩本来也久意花生,只是羞于开口,才唱红颜薄命曲以明其志。音节凄怆,听的人无不落泪。然而,梦花生因为家中庭训严厉,且因自己力所不及,所以终未能如愿。梦花生赠凤彩的诗很多,其中有一首团扇写道:十三学得琵琶咸,早日青楼博盛名;好是酒香人语细,炉烟暗隐浩歌声。
愁频不解解风波,禁得消魂白苧歌;
如此琵琶如此曲,谁言司马泪偏多。
美人渺渺隔江湄,裁字惭无幼妇词;
扇影人情圆一样,莫抛红豆惹相思。
且将团扇暂徘徊,尝恐秋风暗里催;
桃叶但歌迎接句,不辞风雨渡江来。
李玉桂
《清代声色志》:李玉桂是四川成都人,不知何人的女儿,因世乱流离,辗转迁徙到湖北的汉口。玉桂长得婷婷玉立,丰韵无比。她知书识字,长于待客应酬,因此在北里(妓院处所之地)闻名。汉口本来是水陆交通要道,贵族纨袴子弟多来此地逗留,游娼嫖一客于狭邪处,对玉桂总是赞不绝口,都想和她交欢而难以如愿。长沙有位李孝廉,为风流谨愿之士,想带玉桂一起进京参加礼部的会试。一日,李孝廉和二三个知己在玉桂的阁楼中宴饮,互相戏谑。然而玉桂的媚色所注往往只在李孝廉身上,没有谁能阻挡住她的这种意念。于是有人戏弄她说:“爱慕李郎君吗?何不明言告诉他。果真这样的话,一定为你作媒人。”玉桂笑而不语,不一会儿又和李孝廉耳语说:“如果我说出来,你相信吗?”李孝廉以诚相告。玉桂遂说:“我沦落天涯,自然愿以终身相托。谁能像你这样肯把一朵青莲花从火坑中救出来。不过,要解救我脱身需要很多的金钱。如果你囊中不足,我自当为你筹谋。”李孝廉听了这话,仓猝之际竟不知如何应付,遂勉强答应,以春天的会试发榜报捷为期。
等到李孝廉走后,玉桂居住的枇杷巷里深掩长门,杨柳楼头不见人影。有时客人来到,一定要见玉桂。玉桂不得已出迎,只见她愁敛双眉,再无往日的媚态艳姿。
明年,有人从京师回来,把李孝廉落第的情况告诉了玉桂。
玉桂惘然若失,泪落樽前。见到的人也都为之凄恻伤怀。有人替她写了一封书信,催促李孝廉实践他的预约。李孝廉动了心,遂题诗扇端寄给玉桂。结果,寄的东西还没到就有位富商一定要夺得玉桂,突然用一千金把她抢走。事情来的突然,玉桂不知如何是好,竟衣不解带,绝食七日而死。
苏小莲
《清代声色志》:小莲,名静仙,姓苏,浙江杭州人。小莲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,被寄养在外人家。这家外人本来也很穷,邻居家的老太太又是个鸨母,她看小莲长得艳美就说:“这自然是棵摇钱树,何愁不富呢?”从此,老鸨母开始教小莲唱小曲。小莲聪明伶俐,珠喉百转,而且能创新声。
老鸨母遂逼小莲迎送客人,然而这并不是小莲的心愿。
小莲长到十七岁时肌肤面白如玉,手指宛如春笋,光彩艳丽倾城,即使大家闺秀也自愧不如。小莲也不以青楼自居。有位和小莲同乡的少年叫延陵子,长得丰标俊逸,目中无他人,和小莲相遇后遂定为知己。每逢花开之晨,月圆之夜,他们都摆酒对饮,笑语清谈。小莲心中暗许,决心和他白头偕老。可是,正当小莲盼双星渡河,牵牛将会的时候,却又悲从中来。
延陵子虽然婉言劝解,小莲总欺欷不止。有识之士因此明白小莲并不是风尘中的人。小莲本来老成,不苟言笑;悟性非常的好,既使和客人相亲呢。客人也不能冒犯她做出非礼的事。她虽然心中以身许了延陵子,但延陵子终不能夺其素操。他们相见时,唯把卷问字,倚着栏栅玩赏花草而已。所以过了成年,小莲还是女儿清净身。有位刺史平时喜欢游娼狎一妓,他喜于修饰打扮,衣冠华丽整齐,曾千方百计讨好小莲。小莲也几乎被他所惑,却终于醒悟,于是自持更加坚定。有位中山狂士赠诗说:“凌风么风无凡羽,入世骊龙有异才。”小莲的心志由此可以想见。
方俊官李桂官
《清代声色志》:京师梨园中有姿色的艺人,士大夫往往和她们互相亲昵。清朝乾隆嘉庆年间,庆成班有个叫方俊的演员,非常美丽漂亮,后来被庄本淳纳为夫人,亲呢无比。庄本淳不久考中了状元。宝和班有个叫李桂的演员,也很俏丽喜人,结果被毕秋帆纳为夫人,互敬互爱。后来毕秋帆也在殿试中获得一甲第一名,并被授于翰林院修撰。所以方俊李桂都有状元夫人的好名称。庄本淳死后,方夫人曾为他服丧一周年。毕秋帆在没有及第的时候,李桂也经常周济帮助他。所以她们二人都在官绅士大夫中间有声望,这恐怕不只是因为她们的姿色技艺能够得到的称誉吧!
魏三儿
《清代声色志》:魏三儿是四川成都人,在京师登台演唱的时候,王公大人都争相拜访,唯恐落后。魏三儿曾多次在江南巡回演出,所到之处没有不为他的扮像与高超技艺倾倒的。
魏三儿晚年住在扬州江鹤亭家,虽然相貌已不甚美丽,然而演出时能随事自出新意,不专照旧本演唱。这大概就是他聪明伶俐,智慧胜人的地方吧。
董小宛
《清代声色志》:董小宛,名白,一说字青莲,是秦淮(今江苏省江宁县)乐籍中的奇女。小宛七八岁的时候,她的母亲陈氏教她以书法,小宛聪明懂事,总是学得很好。小宛十二岁的时候就长得神姿艳丽,窈窕婵娟,没有谁能和她媲美。至于针石治疗,曲乐圣典,食谱茶经等,小宛也无不一精一晓,而她的性情则好静,每逢去幽林远谷,大都留恋忘返。如果是男女群集,嬉笑喧闹,小宛总是厌恶沮丧而急忙离去。她常常一个人对着镜子自言自语:“我长得如此姿慧,既使屈首作为庸人妇,还当悲叹彩凤随鸦,何况作飘花零叶呢?”
当时有个叫冒辟疆的人,名襄,原籍江苏如皋县,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高官显贵。辟疆十四岁的时候就和云间董太傅与陈征君相唱和。他神采俊秀,姿仪天出。张公亮常视他为东海秀影所居。凡是女子看到他大都愿作他的婢妾也不乐为贵人妻。冒辟疆也自命清高标致,每逢遇到狭斜妓一女挤眉卖俏,都视为土渣。明末己卯年(公元年),辟疆奉命来秦淮,许多人都向他啧啧称赞董小宛。辟疆说:“未经公平目,不一定吧。”董小宛也常常从名流宴集中所说冒辟疆,就询问辟疆是何人。有位客人回答说:“他是当今的高名才子,以负气节而又风流自喜的人。”董小宛于是记在心中,也和辟疆一样暗自察访。董小宛厌恶秦淮一带的喧嚣风尘就搬到金阊居祝后来,辟疆护送他的父母到广东,路过苏州的时候听说小宛住在半塘,就又多次拜访,但都没有遇到。一天,董小宛正在熟睡,忽闻辟疆到来。小宛的母亲也是个聪明人,急忙叫醒小宛并扶她出来与辟疆相见于曲栏花下。宾主落座,双玉发光,就像月流于堂户处处生辉。两人四日相视,一语不发。此时,大概辟疆心中正叹服,此乃入眼第一人,可系红丝永结百年之好。董小宛也在心中自语,我静观他得其神真。这大概就是我委心塌地相处的人。董小宛想当即表白自己的归嫁之心,又恐太急促,就像梦中相逢,故欢旧戚,两意融融,没有什么两样。经过一番交谈,小宛连声向她母亲称赞辟疆是奇才异人。辟疆也以三吴坛坫会盟的誓言相嘱,然后匆匆而别。
从此以后,辟疆每年都来苏州一次,然而董小宛自杭州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间将近三年了。这三年辟疆在苏州有了某姬倾心,并订密约。然而因到南岳衡山朝拜而未能如愿。辛巳()年夏天,张献忠率兵突破襄樊,辟疆又被调为衡水兵备使,监左镇军。当时他为父母身陷兵火而伤痛,遂上书万言于朝廷,历陈父母为人刚介不阿,曾惹怒同乡和同年的状元,倾动朝堂。壬午()年春天,辟疆又被调迁,心中非常高兴,于是急去苏州实践同某姬的密约。岂料在此十天前某姬已被窦霍豪门不惜用万金抢去。辟疆在傍徨抑郁、无所寄托的时候,月夜荡舟,任其飘泊而来到桐桥内。忽见一小楼如画图,安详地立在水边。辟疆漫不经心地询问岸边人,那人回答说:“这是秦淮董姬的小楼,她自黄山归丧母后,得了重病,关闭门户已经二十多天了。”辟疆听后惊喜若狂,坚持敲了很长时间的门,方才有人来开。辟疆上楼后看到药锅狼藉,残烛无光。他又掀开帷帐方看到奄奄一息的董小宛。
董小宛忽然见到辟疆,遂睁大疲倦的双眼仔细审视他,不觉泪如雨下,诉说自己痛母怀君的心情,时诉时泣,抽咽不止,一直到午夜时才披衣坐起说:“我的病好了。”随后又郑重其事地告诉辟疆:“我有身孕很长时间了。世上万物没有独生而无配偶的道理。就像琥珀源于树脂,磁石吸引铁器一样,气有潜感,数也会自然吻合。今天我若不是见到你就神废魂去了,一见到你则神情焕然。二十天来滴粒未沾,医药无效。今夜君来,我遂豁然。君既然有意于我,我岂无意于君。愿以此时此刻委终身于君,请君万勿推辞。”辟疆沉吟了一会说:“天下的事固然是不易改变的。况且我与君先前曾一醉相晤,今天又一病相逢。然而你又何从了解我?又何从知道我的妻室是否贤德?竟如此轻身相委于我?再说我近来得到父母大人的喜信,明天早晨就要赶赴襄樊,又怎么敢留在这里呢?请允许我离去。”第二天,董小宛一精一心梳妆打扮,束整行李,决心同辟疆一起登舟而去,发誓不再回来。此后,她随辟疆一起渡游墅,游惠山,历毗陵仰慕澄江,又抵北固山,登金焦。董小宛身穿西洋布退红轻衫,薄如蝉纱,洁比雪艳,与辟疆在江山的最佳处观赏竞渡,被千万人争相簇拥着说,是江妃携偶踏波而上征也。
先后畅游了二十七日,辟疆二十七次辞归。董小宛常常痛哭着诉说心意。辟疆说:“我的父母虽然脱离了虎穴,但未定归期,况且秋季一天天逼近,我真想破釜焚舟去见父母,希望一见面就说妥此事。你可暂回小楼等待。”董小宛听了大喜说:“我回去,吃斋谢客,茗碗炉香,听候你的佳音。”于是二人分别。
从此以后董小宛闭门谢客,吃素敬佛。即使有窦霍豪门相邀,戏谑侮辱,也都假借贿赂,金蝉脱身。然而窦霍短笺细札,许诺誓盟不断。等到八月初,董小宛还是孤身一人。后来带着一个妇人从苏州租船沿江去秦淮(今江苏江宁)。途中遇上强盗,折舵芦苇中,三天没有吃上饭。到秦淮后把船停在城外,等辟疆办完公务后才相见。一时间官府中的名流显贵都纷纷摆设酒宴。中秋之夜,又在河亭款待董小宛与辟疆畅饮,并演出怀宁新剧《燕子笺》。秦淮的女郎也都前来看戏祝兴,为董小宛归有所得而激扬叹慕。董小宛为之高兴的流下泪来。
当时,还有一位大帅拿出千金来为董小宛和辟疆贺喜祝寿,然后送小宛到辟疆的老家如皋,并给门生张祠部写了一封信,为董小宛解除乐籍之身。八月初董小宛南下的时候,曾让她的父亲先到如皋,把她与辟疆的事如实告诉夫人。想不到辟疆的夫人也很高兴。由于董小宛聪明富有智慧,进入辟疆家后在待人接物,处理上下内外、大大小小的事情上,没有不妥贴和令人不满意的地方。平时,她与辟疆同坐画苑书圃中,抚桐瑟,赏茗茶,评品山水人物,鉴别金石鼎彝;或闲吟赋诗与采辑诗史,都用心推敲研究并记录下来;如果是希望得到与意所未及的,也都一定苦思冥想如控弦追箭似的追求。如此以来,即使家中平时没有的,他人所办不到的,仓猝之间,他们二人也能获得成功。他们也常说,这样的相得之乐是天地间未曾有过的。申酉(公元~年)年间明朝崩溃,辟疆避难渡江,全家迁往浙江盐官,屡遭危难,九死一生。董小宛从不先身而逃,愿以身后共患难,或者宁可被兵丁俘虏而保全辟疆。这期间董小宛智计百出,使全家多有保全。辟疆虽然没有死于兵乱,但不久则死于疾玻董小宛曾服侍照料,一百多天不得安寝。
兵乱平息后又同辟疆回归故里。但因积劳成疾,竟先辟疆而亡,年仅二十七岁。辟疆抱病作《影梅庵忆语》二千四百言痛悼。
小宛死后,同人的哀辞也很多,惟吴梅村宫尹十绝,可传小宛其人。十绝中有四首这样说:珍珠无价玉无瑕,小字贪看问妾家。
寻到白堤呼出见,月明胜雪映梅花。
念家山破定风波,郎按新词妾按歌。
恨杀南朝阮司马,累侬夫婿病愁多。
乱梳云髻下妆楼,尽室苍黄过渡头。
钿合金钗浑抛却,高家兵马在扬州。
江城细雨碧桃村,寒食东风杜字魂。
欲吊薛涛怜梦断,墓门深更阻侯门。
蔷香
《清代声色志》:蒋心余少年时在鄂西林座中,吟咏《黄莺儿·偷花》词一阕,被当时人们传诵。于是人们以“黄莺探花”称呼他。后来,偶然到扬州,游居于妓馆。有一名叫蔷香的校书(妓一女的雅称),仔细地瞅着心余说:“这就是黄莺探花啊!”蒋心余惊奇地问她,你也读过黄莺偷花词。蔷香于是背诵其词并说:“相思不相识,使我尝尽了失眠的滋味”。接着又说:“我舍不得卿卿,行不得哥哥,叫我怎么办呢?”蒋心余欣然而起,紧握着蔷香的手大笑说:“此词真是不减‘黄河远上白云间’啊。”遂与蔷香举杯痛饮,不觉大醉。等到心余醒来时,蔷香还侍立在他的身边。蔷香忽然问蒋心余说:“探花郎明白我的心意吗?”心余说:“可不可以再说得明白些?
“蔷香说:“你不要下床。”说着拿出一幅绣巾,里面裹着一把玉柄团扇。蔷香流着眼泪对心余说:“愿请探花郎题诗为侬出气。”心余说:“是谁奚落了你?”蔷香又从枕函中取出一纸,原来是袁简斋的诗。蒋心余于是题诗一首说:黄莺小小探花来,拣得蔷薇带雨开。
衔到金铃枝上挂,一鸣飞转入蓬莱。
题罢,蔷香拜谢说:“一首诗抵得十万金铃了。”蒋心余连留数日方才离去。蔷香也因他的题诗而名声大噪。
绿春
《清代声色志》:绿春,姓岳名筠,山西省文水县人,跟随母亲侨居在北京。绿春姿性慧丽,会左手写字;教授诗词,都能倚声背诵,妙合音节;又善于作词小令,其中有句“花有美人香,树影玲珑画粉墙”,被传诵一时。绿春遂获得了李清照再生的美誉。
绿春秉性淑贞而轻视世俗。吴兰雪刺史曾前去拜访她,恰逢她晓妆未竟,于是折了一枝碧桃送给她。绿春遂取下碧桃花用发簪插在发髻上。不久,又有人用重金夺聘她。绿春很气愤,就对母亲说:“儿已接了吴刺史的碧桃枝,不可另有他图。”
母亲同意她的主见。绿春十五岁的时候嫁给了吴刺史,结果五年后而早亡。为此,吴兰雪写了悼亡诗十五首,其中第一首是:冷暖相依仅五年,不应草草赋游仙。
早知一病无医法,何苦三生种夙缘。
嫁日欢娱如梦里,殓时明丽倍生前。
定情诗扇教随殉,谁诵新词遍九泉。
吴刺史一往情深,哀感顽艳之态,由此可见一斑。此后,陆祈生曾作《碧桃记传奇》以记其事。
胡成静
《清代声色志》:胡成静是江西萍乡人,八岁的时候被兵匪掳掠北上,长期沦为乐妓。成静自伤遭辱,发誓一定要嫁给官人。恰逢王白虹孝廉进京参加会试,胡成静一见钟情,以身相许说:“你会试登第后,一定要纳我为妾。”王白虹本来是漫不经心地许诺。胡成静却决意要作王的媳妇。会试发榜,王白虹落第,胡成静在远处看到后便失声痛哭,又走上前去扶着王白虹,泪洒衣襟。并说:“君虽不第,仍不失为一官员,若不纳我为良人妇,我死不瞑目。”说罢又大哭。王白虹重义气而答应了胡成静,并带着她回家。途中,王白虹生病,两次将死。胡成静昼夜服侍照顾,喂汤喂药。王白虹才稍稍好转。到家后,胡成静又服侍调膳数月,忠厚恭谨,始终如一。
胡成静本来是因为姿色与痴情而被王白虹纳娶,然而事关柴米油盐的饮食烧饭以及针织缝纫之事,样样一精一通。王白虹的夫人也就把管家的钥匙全都交给了她。王白虹的儿子兴安也将内事倚托给了成静。既使王白虹再纳新欢,成静也无怨恨。白虹遇事多任性,家人都不敢人语,唯独成静往往婉言劝解。在一次佳节宴饮时,成静禁不住泣下沾衣,悲伤自己从小离开父母,没有一点音信,如今还大致记得故里村落。恰好兴安有一个叫业银的朋友,也是江西萍乡人。他回家的时候找到了成静的母亲,当他把成静的母亲带到王家时,成静母女竟然不认识了。兴安指着她们二人说:“还有什么怀疑的呢,体型模样声音都这么相似,又有什么疑虑的呢?”于是母女抱头大哭。成静的母亲从此留在官舍居祝后来,王白虹的父亲去世,前来吊唁送葬的数百人,待客饮食的费用也数百,都由成静经手管理,而无一点差错。王白虹曾哭泣着说:“功劳都当归于我的这位妇人。”胡成静也因为这次丧事操劳过度而得了劳疾,所生女儿又不幸夭折。胡成静悲恸伤心,不久也病死了。宣城的施闺章曾为她作传。
若青
《清代声色志》:若青眉清目秀,放诞风流,犹如卓文君。
她轻纤柔媚,又兼有众人之长,天津都叫她小八儿。若青自从和赵秋谷相遇结交后,其他人就不屑一顾了。壬午年的夏天曾避居江南,甲申年秋天又乘舟北上。秋谷曾以《夜合花》长调赠若青说:天与温柔,人传娇小,几年思煞倾城。江波浩渺,断潮何处相迎?秋有信,月还盈,鹊桥边巧送新盟。刘郎前度,徐娘未老,消得风情。
连宵雨暗窗棂,趁向云轻汉浅,掩映三星。龙须凤枕,黛眉几许低横。金不暖,玉无声,算瑶池独有飞琼。东阿才费,文园渴剧,端为卿卿。
许寿子
《清代声色志》:许寿子是金陵女子,年龄已经过了两个本命年,然而举止风韵还俨如闺阁中的小姐。有位张生平时和她相好。张生以文笔为业,尚未娶妻。一年的文笔收入都送给寿子。不久,张生失去了官俸而旅居,衣食也接不上了。许寿子知道后把他找来,每天的费用都从寿子这里拿。张生的衣服鞋帽,寿子也亲自缝制,后来又为张生找了一份差事,官棒也很丰美。张生临上任的时候,寿子准备了酒席为他饯行。张生恋恋不忍分别。当酒喝到半酣的时候,寿子突然提高了嗓门对张生说:“青楼中哪有真情相好的,所绸缪者都不过是为了钱而已。你留恋烟花女子,不思立自,浪游数载,如梦如泡,如今已经过了三十岁,一误岂能再误!从此以后,你当绝迹于烟花巷,极早选配嘉偶。妾不能终生侍奉你,也不愿再看到你。
这种地方你不要再来了,也不要再思念我。”说罢,泣下如雨,抽咽不止。张生大为感动,遂策马而去,赴任三年,积攒了许多钱财,并且娶了妻子,有了儿子,而没有辜负许寿子临别时的嘱咐。
玉素
《清代声色志》:玉素是天津人,在家排行老四。她身材小俏,姿色艳美,手脚纤细柔嫩,肌肤晶莹细腻,是当时出类拔萃的少女。她聪明伶俐,善于应对。然而,又往往自以为厚待甚高却不惬意;虽然竭尽全力百般妩媚接客却不能得其欢。
这都是无所隐匿的缘故,因此也为雅流之辈所欣赏。益都的赵秋谷曾以《浪淘沙》词相赠:微雨过庭,新绿离披,玉人和笑近郎时。何物比将娇与巧?
燕子莺儿。
杯趁晚风移,漏鼓参差,云间细闪月如眉。灭烛解襟香泽散,一石何辞!
陈小怜
《清代声色志》:陈小怜是山东郯城县的女子。她十四岁的时候,因遭遇兵乱而流离失所,沦落在娟妓院。有位贵公子出千金把她卖下来,另建屋室作小妾。两人相好一年后被大妻知道了。大妻愤怒,磨砺白刃,想与之相拼。某公子不得已而召媒人商议外遣。媒人认为陈小怜是奇货,遂将她引入游宴席间作陪侍,住在西河沿。西河沿也是娟妓居住的地方。陈小怜聪慧貌美不凡,于是倾动都城人士。声价也扶摇直上,越来越贵。即使达官显富人家,凡有繁华客宴,都想得到小怜陪酒,然而必先通其意,献殷勤,一般要等十天之后,陈小怜才能安排时间奉陪。当时宴请四方宾客的酒席,座中往往多姿容美貌的少年,装束整洁,媚态百出,都自谓必得陈小怜。然而陈小怜都不斜看他们一眼。
钱塘有位知名人士叫范性华,是位老成人。一天,因某公邀请赴宴,和陈小怜相遇,虽然惊异她的姿色容貌出奇,但毕竟是平水相逢。范性华当时已年过五十,虽然仪态轩昂气度不凡,然而毕竟苍老了几分,且无戏谑之意。岂料小怜一见范君竟为之心醉。她专心注目性华,从入座一直到酒酣将尽都目不转睛。性华起身,小怜看着他起身。性华迈步,小怜看着他迈步。性华复又落座,小怜则看着他落座。性华走,小怜目送他。
性华回来,小怜目迎他。小怜有时起身行动,数步之外必回头注视范性华,就像唯恐失掉了他一样。陈小怜平时本来十分严谨,忽然有如此举动,在坐的人都感到惊诧。范性华也跼蹐不安,微笑着左右看看。陈小怜到是非常自然,在将分别的时候又详细询问了范性华有关情况。小怜回到自己的寓所后竟朝夕诵述。有位潘生经常来往于陈小怜的寓所,他也认识范性华,就对陈小怜说:“你如此热恋范君,就应该前去拜访他。”陈小怜一本正经地说:“我既然已经心许范君终身,怎么能突然前往奔走,故且少等,只要范君前来相迎,这就可以了。”潘生把这话告诉给了范性华。范性华还是唯恐难成,就试着打发仆人去探访。恰好这一天陈小怜有某公之约,车舆已在门口等候。
陈小怜也立刻改变方向,并对她的女仆说:“某公的约请,全由你多方为我辞绝,我赴范君之召,不顾别的了。”陈小怜来到范性华的住所,谈话之间问范君说:“你知道我前日在宴席间专心注目你的缘故吗?”范性华回答说:“不知。”陈小怜说:“我见你酷似我的故夫。我不能没有你。”当时陈小怜才十七岁。范性华笑着说:“凭你的聪明美貌,从良是最好的。
当然要选择年纪相适的人。我怎么适合于你呢?”陈小怜说:“你错了。三十年以来所生的人哪里有知我心的呢?”范性华更加惊奇她说的这话,就问其中的缘故。才知陈小怜曾读书,略通朱子纲目等。他本来无意交往,至此已动心,于是连留十余日,相互定盟,然后离去。
陈小怜结交的是一位较为正统的执政官。因而和她交往也正是范性华所忌讳的,被文人雅士听说后,心中总不能平静,所以常把小怜安置在密室中,每当外出的时候就把门窗关起来。陈小怜是位风流惯了的女子,被困在密室自然心情不畅。
她看到室中有张一丈多长的几案,于是饱蘸笔墨在几案上大书“范性华”三字千百个。待到范君回来看到写满几案的大字,面色突变而哑口无言。一次宴饮酒酣之际,宾客都借酒自言心上人,如不确实就罚酒。当轮到陈小怜说时,有人戏弄她说:“你心上人多,不要说准就是谁。”小怜脸一沉,嗔道:“这叫什么话,心上人只一人而已。”遂起身举起一满满的大酒杯一饮而尽,大声说:“范性华。”满座宾客大惊,相顾而视,以为她无所隐避,以致于如此诚挚笃厚。范性华于是也仰天长叹:“淳朴时政民风,难道非男子汉大丈夫吗?为何不能尽力保举一女子,而忍心辜负她呢?”说罢又作诗伤怀:“只愁世少黄衫客,李益终为薄幸人。”
陈小怜认为黄河水变清的清平时代难以等待,后来竟被有权势的人强行劫走。但她还是给范性华留下了一封书信,说她并非负君,终身也不会负君。噫,这又是多么令人可悲的啊!
先前,陈小怜只要几天不见范性华,就吃不安睡不宁。等见到范性华后,陈小怜则又以微言大义相勉。并且说:“提笔为文只要出处一不慎,那么你的词翰也就都可惜了。”听说过这句话的人都认为这不是见识短薄的巷中人所能说出来的。陈小怜又尽力规观范性华把他的正室妻子迎接到酒宴上来。并说:“我小怜得以后事君子,本来就甘心为正室之副。”范性华听从了她这话,后得以和妻室病故,厚殡成礼。陈小怜的这句话,范性华也特别感激。
红娘子
《清代声色志》:陆云士在江一陰一执政时,汤西崖以孝廉的身分来游。江一陰一有位叫红娘子的妓一女,虽然已在中晚年,然而汤西崖爱其艳媚,把和她的交往嬉戏比作吃甘蔗,因而常以客装打扮前往留宿,直到散尽资财而离去。第二年汤西崖荣登翰林学士,又派人给陆云士送来一封书信,塞暄之外,本意唯在倦倦问及红娘子可好。
李春江
《清代声色志》:李春江是苏州唱戏的艺人,身材魁伟,聪明灵敏,嗓音宏润,演唱技艺超群。他曾在集市上购得残缺不全的耕织图一轶,闲暇时总是临摹,时间长了便有所得。描绘人物,无不入画传神。他又经常和各位画家朝夕切磋技艺,由此在绘画界的声誉也与日而增。一年下来,因润笔得到的报酬往往超过唱戏酬劳的一倍,然而他始终不放弃演唱而去卖画。他说:“唱戏是我的本业,绘画是我的余技。况且戏班中的角色不多,缺一个不好办。如果我离去,让众人怎么办呢。
“春江的弟弟秉性顽劣,不认真地从事生计。春江的母亲偏爱他。春江把挣得的钱财如数交给母亲。弟弟总是浪费挥霍,春江也不敢报怨。弟弟有时违背自己的意愿,春江也总是笑着开导他,不和他计较,大概是怕伤了母亲的心。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后,有人看到李春江背着母亲领着弟弟从苏州的城西门走了,不知后来如何。
杨月楼
《清代声色志》:杨月楼号称杨猴子,以善演武戏享有盛名,后来应上海某戏院的聘请来沪演出。北里有名的妓一女都争相和他私亲,实为伶人姘居名妓的始作俑者。当时有个姓徐的广东人在上海为官任职,死后留下他的妻子和女儿仍然住在上海。徐妻秉性一一婬一一荡,见到杨月楼后就喜欢上他了,于是勾引他私通。杨月楼也给了她许多银两。不久便觉由于她女儿的妨碍私下往来多有不便。遂与徐妻串通,协迫而強一姦了她的女儿。
而后又说:“这也不是长久之计。”就又和徐妻谋划。找人提亲说媒,娶她的女儿为室妾,纳聘成婚,随后选定吉日迎娶。
杨月楼自以为得意,同时占有了徐妻母女二人。岂料上海的广东人听说后哗然,纷纷联名告到官府。
当时一位姓叶的县令也是广东人,看到讼词后大怒,立刻派遣差役逮捕杨月楼。差役奉命前往。杨月楼的住处灯彩辉煌,贺喜的宾客盈门,相聚庆饮,十分热闹。只是迎娶的彩车没出发,县令派来的差役就赶到了。众差役一拥而入,主客都大吃一惊。贺喜的人都纷纷逃避,杨月楼当场被缚。只有演杂耍的陈吉祥当时醉醺醺的,见众差役闯来,就抓起一沸腾的汤器,偷偷地登上屋顶俯视,看到有从庭下过的人,就用沸腾的汤水浇他。遭到汤水浇灌的人如醍醐灌顶,哗然大乱。前来娶亲的傧相乐人,于是星散而逃。众差役把杨月楼押回府衙。叶县令决定从严处治,不问一句话就让差役先用铁锤敲击他的踝子骨一千下。杨月楼闻听后,默默思念,我将被活活打死了。等到差役举锤痛打时,杨月楼竟然觉得铁锤质地柔韧,一千锤痛打下来,并不觉得特别痛苦,于是非常惊讶生疑。原来是沈月春早已为他作了安排。
沈月春非常爱慕杨月楼。然而,无从通其情好,突然听说杨月楼被告遭逮捕,就急忙忙地跑到县衙求救。差役说:“县太爷已经大怒,下令准备铁锤,只是还不知用在何处”。沈月春说:“除痛打之外,还有什么用处。不必多说了能想些办法吗?”差役说:“想什么办法?”沈月春说:“能不能用其他的东西代替铁锤,使遭打者无痛苦。我不吝啬酬劳。”差役又问怎样酬谢。沈月春说:“打一锤,我酬谢一饼金如何?”县衙的差役于是答应帮忙,所以用软木为锤,以欺骗县官。沈月春平素收入丰厚,燕窝鱼翅之类的食品,都视为一般蔬菜腐肉。
这时便尽力拿出好食品款待杨月楼,自己则吃素礼佛,为杨月楼忏悔,希望免除他的灾难。过了数日,沈月春又亲自到县狱慰问月楼,哭泣着说:“自从你被拘囚到这里,妾身不敢自安,且已吃素为你消罪了。”杨月楼听后瞠目直视,很生气地说:“谁让你吃素来!”沈月春突然听到这样的话,气愤郁结,嚎啕大哭着回到家中。自己削剪了头发,带着自己的所有资财来到杭州,在西湖旁边建了一处小庙,削发为尼。按照佛家的说法,这是善于解脱,最好的解脱和最彻底的解脱。也只有善于看破红尘的人才善于解脱。
汪桂芬
《清代声色志》:汪桂芬起初是戏剧名角程长庚的琴师,亲蒙程老先生的指导教诲,理应成为须生角色的泰斗,名震朝野的人,因为他自有深厚的渊源。初到上海献艺时,眷恋着某妇人,彼此亲亲爱爱十分融洽,后来生了个女儿。庚子年(公元年)的春天,因受天津天福茶园的聘请,离家北上。不久义和拳的队伍来到京津地区,清朝两宫西狩避难。梨园子弟风流云散。汪桂芬有感于沧桑之浩劫,哀身世多艰难,从此学习梵经佛语,收集歌词;期望暮鼓晨钟,唤醒绮梦。他在上海的某妇人也过了水中月镜中花的年华。等到时局平定,皇室返回北京后,汪桂芬因为友人的帮助而到皇宫唱戏,供奉内廷。
每当他演唱献艺时,王公大臣孝钦总是击节赞赏。他的夫人自从他离开上海后,形单孤影,后来不得已展转来到北京,带着女儿去求见汪桂芬,一家人方才得以团圆。
杨小楼
《清代声色志》:杨小楼是著名武生俞菊生的得意弟子。
俞菊生恳请某宦官为杨小楼宣扬名声。杨小楼于是获得到宫廷内演戏献艺的机会。慈禧太后看了他演唱的《长坂坡》、《飞叉阵》、《八大锤》等戏赞不绝口,说:“杨小楼真可谓有个好儿子。”由于皇后的赞扬,杨小楼的名声大震。杨小楼秉性深沉,不喜交游,除到戏园演戏外,每天只有在家闭门读书。
慈禧太后晚年最喜欢看杨小楼的戏。杨小楼进宫演戏时总是带着他的小女儿一同前往。一天,杨小楼唱完戏,慈禧太后特意召见他们父女二人。慈禧太后指着廷案上陈设的猪羊以及一切食品说:“这些都赏赐给你了。”杨小楼赶忙跪下叩头说:“奴才不敢领。”慈禧太后问是何故。杨小楼说:“这些东西,已经承蒙老佛爷厚爱,赏赐不少,家中也无处存放,求老佛爷赏几个字吧。”慈涪太后说:“你想要何字?是对联还是扇面?”杨小楼说:“请老佛爷赏赐福寿数幅,即感恩不尽了。
“说罢,又叩头不止。慈禧太后也当即答应,并让人立刻拿纸墨来,写了几方大福字大寿字赐给杨小楼。还有刚才指的廷案上的各种物品也都赏赐给他。并说:“这些都是赏给你女儿的。
“杨小楼于是带着女儿谢恩,然后退出去。杨小楼得到这样特殊的宠遇,实在是戏剧界从来没有过的。
万人迷
《清代声色志》:京城曾流行过这样几句顺口溜:“六部三司官,大荣小那端老四;九城五名妓,双凤二姐万人迷。”
荣为荣铨;那指那桐;端是端方。双凤,则是说大金凤、小金凤。二姐,未详其人。万人迷的本名不知叫什么,最初为某副都统的婢女,因与仆人私通,被都督一起驱逐出门。万人迷对仆人说:“你我都应当自找生活出路,要是等着人家给吃的,就得饿死。我听说南城妓院有个‘百顺班’,掌班的鸨母很不错,我打算投靠她去。”说完,便乘着车,投到百顺班的名下,卖身于百顺,得了四百两银子。她拿出一百两给仆人,对他说:“这点钱给你,自己找点事做吧!”随后自己用剩下的三百两银子买了些化妆品、首饰;还购置了被褥等用品。屋里摆设得很华丽,没多久,她就远近有名了。武威的张天石说:“我来京城,见到过万人迷,她的像貌也就一般,但她神采焕发,风度不凡,自有迷人的魅力。见到她的人就会被她迷住,与她相好的人会为她神魂颠倒,不知是怎么回事。”
内务府郎中海某,为讨万人迷的欢心而搞得倾家荡产。年终时,索债的云集他的家门。无奈,他只好逃到百顺班躲债。
万人迷问明原因,对他说:“我先前曾说过想终身侍奉你,不知你是否能容纳我。如果答应我,我今天就跟你回家,你的债我都给你偿还了!”海某喜出望外,万人迷即替海某拿出一千两银子交给鸨母,赎出自己,随同海某回到了他的家。尔后,又将自己积蓄的银两替海某还了债,用剩下的钱买了房子和田地,没几年的工夫,就比从前富裕了许多倍。
张少卿
《清代声色志》:张少卿是毗陵人,流落到吴门,住在干将坊巷。她风情月貌,蕙体兰心,足以倾倒一时。不仅能歌善舞,而且一精一于琴瑟管弦,除此而外,还善作诗填词。某权贵曾赠与她一幅楹联:“少之时不亦乐乎,卿以下何足算也。”
在妓院的声名由此可见一斑。
玉峰有位名土,偶然路过吴门,到北里游玩,一见少卿,以为是天女下凡。其声清脆,音韵绕梁。名士既倾慕她的风姿,又格外欣赏她的谈吐。才子佳人,互相悦慕,遂结同心之好。
两人海誓山盟,少卿也自以为身有所属了。
不久,金陵某观察到滇池为官,途中,羁留在上海,奉命催促军粮。在此期间,他到处寻花问柳,见到少卿,更是心神激荡,认为天下女子没有人能比得上她。而少卿也是依依眷恋如旧相识。观察见一面而觉缘份不浅,少卿也看一眼而订终身。
彼此眉目传情,比翼有心。遂请媒人,送彩礼,纳为小妾。并且在曹家巷寓所举行了婚礼,红毯上新人对拜,金盖同倾,梦芜庵主还为他们作了《花烛》八绝句。人们都认为红玉嫁给韩元帅,关盼嫁给张尚书也不过如此。后来,少卿重游虎丘,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题诗云:风逼篷窗秋杪天,连宵支枕不成眠。
阿侬已作征人妇,谢却歌衫舞扇缘。
稽首慈云大士前,桃花命薄愿垂怜。
难忘旧日情如海,濡墨留题皋石边。
诗写荒祠墨未浓,船头津鼓促行踪。
孙郎若问真消息,已隔云山一万重。
迢迢驿路意凄惶,旧事回思暗断肠。
缘结玉箫期百世,好将鸿雪证山塘。
诗成之后,传诵一时,有人认为少卿虽然身嫁观察,还没能忘却某名士。钟情的人理应如此!
艳妹
《清代声色志》:艳妹,不知她姓什么,有人说就是濮小姑的妹妹。她姿态丰艳,举止蕴藉,颇有小姑的风度。浙江人沈静常曾赠诗给她道:兰汤试罢倚新妆,回忆巫云几断肠。
宝树自归珊网后,一枝红艳独凝香。
艳妹不会弹琴唱歌,但酷爱下棋。有客人来到她的船上,若是会下棋,她便煮茶与他对奕,终日不知疲倦。静常多次劝她脱离娼籍,她都不同意。于是,静常便在棋盘上题了一首诗寄给她:残棋一局费思量,小劫频经未散常困到垓心才回首,满盘花影已斜一陽一。
艳妹见了诗,流着眼泪说:“静常是真心爱我呀,我当把它珍藏起来,不负他的教诲。”
曾春姑
《清代声色志》:曾春姑,是澄海人。自幼父母双亡,靠着婶母蓉娘为生。春姑丰姿秾粹,如碧桃初放,满座生春。但性情孤僻,每天早起梳洗完毕,就关起门来焚香,或临窗刺绣,不愿见人。曾有贩米客准备了一百两银子希图见她一面,春姑看不起他,毁妆称病不见。米客离去之后,蓉娘责备她。春姑说:“抚养之恩,我岂能忘怀。请您容我日后报答,现在不要逼迫我。”
蓉娘无可奈何,而春姑的名声则因此大振,想和她结交的,摩肩接踵,但春姑全不中意。吴江的大司马金听涛为诸生时,曾在韩江逗留过,闻其声名,登门拜访,正值春姑午睡,他便朗声吟咏梁简文《美人春睡图》中“低鬟压落花”之句。春姑被诗声惊醒,倦眸斜视,觉得金公的神采不像庸流之辈,便整妆起身,与他叙谈良久,情意顿洽,遂作了露水夫妻。不久,金公乡试归乡,春姑在江边为他饯行,不禁潸然泪下。金公拿出一个小砚台盒,在盒的背后刻记此事,并把它送给春姑作为信物说:“我如果富贵了,你带着它来,我一定不会辜负你!
“春姑像珍藏赵氏玉璧一样把它收好。
十年后,金公以内阁学士的身分到潮嘉主持考试。依据惯例,当权者往来,妓船要随时侍候。此时,春姑还在船上,没脱离娼籍。随蓉娘到了清溪。听说学使姓名里居与金公相同,便伏在篷底下偷看,见学使的容貌风度跟从前没什么两样。春姑对蓉娘说:“的确是前度刘郎今又来!”夜晚,蓉娘在船中设宴,请幕客沈静常,并邀请金公过来一块饮酒。春姑将与金公分别时穿的衣服穿上,等酒喝到高兴处,将砚台放在盘子里承献给金公。金公就着烛光拿起砚台一看,惊讶地问道:“你难道是从前韩江的曾春姑吗?”春姑呜咽哭泣,说不出话来。
金公携带砚台回到自己的船上,作了两首诗,并拿出五百两银子,一起赠给春姑,来安慰她。诗云:含颦忆昔侍尊前,丽服靓妆似水仙。
今日相逢卿老矣,不堪回首问当年。
又云:
不抱琵琶过别船,芳心与石一般坚。
相思有证分明在,泪溃模糊满砚田。
春姑把白银留给蓉娘,说:“我不能再干这等卑贱之事,聊借金公的惠赠来报婶母的恩德。”遂挑选了一位才貌双全的秀才,随他而去。
郭十娘
《清代声色志》:郭十娘住在齐昌门外,很早就艳名大著,一时名流,争相取媚,欲寻求她的欢心。十娘看不起他们,单单与金柳南倾心,就像董小宛之遇薛强,柳如是之怀谦益一样。
私下里想:只有他可以托付终身。
柳南名作机,山一陰一人,家居计山,他卓荦不群,意气豪迈,工诗善词,但却科场屡屡失意。遂抛弃举业,到齐昌游募。闲暇之时,他登上河滨之嫏嬛楼,屡招十娘不至,便拿出两匹蝉翼纱和一枝并蒂兰,派僮仆送给她,借此表达倾慕之意。十娘收下并蒂兰,将蝉翼纱退回,并让僮仆转告柳南:“好自珍重,以此花拜见就够了。”
第二天,柳南设宴邀请十娘,不多久,十娘姗姗而来。她雅服靓妆,容华妍秀,柳南喜不自禁。席间,奏起《湘妃怨》,其音韵凄楚,婉凉悲伤。两人定情不久,十娘便患了病,柳南每日为她焚香祈祷。由此以来,十娘对他也眷恋不舍,想脱离娼籍,随他同去。可是,柳南旅囊羞涩,拿不出钱来,便制了一枚如意,每人存留一半,盟约以待来日。
某邑某公久闻柳南才名,便派人以重金聘请他,柳南觉得不好推辞,便立即上路。十娘设宴为他饯行,两人相对饮酒,酒过半巡,柳南假装不胜酒力,离席策马而去。自此,关河阻隔,欢会无期了。柳南以为世上女子,皆不如十娘,遂终日郁郁不欢,赋了一首《如意》诗,寄给十娘说:如意不如意,其如如意何?
望穿春信杳,别久泪痕多。
孤月照裙屐,重云锁黛螺。
回头似一梦,壮志尽销磨。
十年后,柳南重过嫏嬛,十娘已病卧在床,面容憔悴,拉着柳南的手痛哭失声。柳南赋了二十首诗,歌以当哭。现节录一半,以飨读者。
其一云:
十载重来事已非,梨花零落燕分飞。
徐娘未老风姿减,泪湿当年旧舞衣。
其二云:
幽兰一剪证前因,蝉翅纱轻稳称身。
对镜嫣然浑一笑,分明我是意中人。
其三云:
挹翠偎红正暮春,名花齐折斗芳辰。
一枝冷艳谁堪似,妙手玲珑写洛神。
其四云:
华烛高烧照绮筵,清歌两部醉群仙。
漏声欲断人初散,偷近熏笼倚玉肩。
其五云:
小阁濛濛细雨中,残灯隐约背窗红。
伤春倦卧无人问,独爇心香祷碧空。
其六云:
沉疴乍起倍清癯,闭户兼旬似隐居。
兴至偶然乘彩蠲,闲凭水榭数游鱼。
其七云:
不曾竖指学红绡,铁链河须锁绮寮。
怪底连宵玩明月,出门动即遣垂髫。
其八云:
半钩如意缔三生,密誓双双对短檠。
小语有时红两颊,欲呼夫婿又低声。
其九云:
悲莫悲兮生别离,临歧挥泪共牵衣。
明朝南济桥头水,不见鸳鸯相并飞。
其十云:
卖赋惭非司马才,空教红粉委荒莱。
不知海国苍茫外,何处黄金可筑台。
不久,十娘病逝,葬身黄土,柳南哭拜祭典。她生前酷爱桃花,柳南买了几十棵,在她墓前栽种。
琳娘
《清代声色志》:琳娘不好打扮,每日粗服乱头,天然风韵。但有洁癖,拂尘终日不离手,一天下来床铺几案不知要掸多少遍。凡是商人与达官门吏等携带重金来求见,她一概拒之门外,独与湘湖老人程介夫友善,所以,介夫赠给她的诗中有“作客头将白,逢卿眼倍青”之句。后来介夫患病归乡,过了一年仍无音讯,介夫的同乡友人王百川去拜访琳娘,见她泪痕满面,伏枕不起。问她为何如此,回答说:“昨天晚上梦见介夫死了。”百川多方劝慰,也没用。不久,果然传来噩耗。琳娘为他设置了灵位哭泣祭典,多日滴水不食,痛哭不已。咳,像琳娘这样的风尘女子,实属罕见。
澹娟
《清代声色志》:澹娟,是广陵青楼女子中的佼佼者。她媚眼流波,纤腰束素;冰肌玉骨,清绝罕伦;落落大方,举止娴雅;知书识礼,一精一于翰墨。即使是贵宦王孙,停车前来拜访,如果虚有其表,她也是白眼相看,甚至让他们吃闭门羹。因此,门前冷落,车马渐希但她泰然自若,毫不在意。她著有《绿窗吟》诗集,集子中的诗皆清雅可诵。其中《惆怅词》八绝,是她自悼的诗篇,现举一首以飨读者。诗云:雁阵惊寒又暮秋,闲凭朱槛不胜愁。
参横月落霜华重,惆怅无声掩画楼。
其寄情见志,有此可知。
澹韵庐主人,年少而钟情,他因事赴邗江,听说澹娟的大名,前去拜访。澹娟一见如旧相识,留他饮酒。酒阑灯暗,两人互诉衷肠,相见恨晚。澹娟对澹韵庐主人说:“如果你不嫌弃,我愿终身侍奉在你的身边,即使是穿布衣吃粗食,我也会觉得很快乐。”澹韵庐主人听了澹娟的一番话,深受感动,但自惭寒素,拿不出巨金为她脱离娼籍,所以不敢贸然答应。十天后,澹韵庐主人乘船归去,澹娟芳情依恋,不忍与他道别。
分手后,彼此还互通音讯,倾诉相思之苦。
小五宝
《清代声色志》:南海的沈凤楼观察,风流自赏,才调无双,在建得尚书幕府时,与秦淮名妓小五宝相好,曾作诗赠与小五宝说: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五凤齐飞入翰材。”
小五、凤楼几字均嵌入诗联中,一时传为佳话。当时建德尚书年事已高,事无巨细,都由凤楼决断。凤楼一天见不到小五宝,就食不甘味,寝不安枕。节署公牍等事,常在小五宝家中商办。一班趋炎附势的俗吏,每天奔走于小五宝之门,钻营请托,无所不至。小五宝见有落拓之名士,便在凤楼面前为他们说好话;对那些患得患失之鄙夫,则不屑一顾。凤楼因此对她更为敬重,并赠给她一首诗道:“颇愧年来负盛名,天涯到处有逢迎。
识荆说项寻常事,第一相知总让卿。”
由此可见,凤楼不仅倾慕她的姿色艳丽,也欣赏她的才识高超。
不久,建德尚书调任两粤总督,凤楼因眷恋小五宝,不愿随同前往,建德尚书如失左右手,便派某太守去做媒,小五宝因之嫁给了凤楼。第二年,凤楼奉皇帝之命到奉天、锦州、山海关一带巡视,两人双双由南至北。途中,每过通都大邑,名胜之区,便浏览凤景,携手同行,不晓内情的人还以为是老父携弱女。凤楼不在乎这些,自认为人间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