ěrshíwéi

布尔什维克


拼音bù ěr shí wéi kè
注音ㄅㄨˋ ㄦˇ ㄕˊ ㄨㄟˊ ㄎㄜˋ

词语解释

布尔什维克[ bù ěr shí wéi kè ]

⒈  俄文原意为“多数派”。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,在选举党中央领导机构时,拥护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者获多数,被称为布尔什维克,反对列宁的少数人被称为孟什维克。“布尔什维克”一词,后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共产党人的专称。

⒉ 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刊物。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。先为周刊,后改为半月刊、月刊和不定期刊。瞿秋白、蔡和森、李立三先后任总编辑。秘密发行。曾先后用《虹》、《平民》等名称作封面伪装。1932年7月出至第五卷第一期停刊。共五十二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[俄] 列宁 建立的 苏联 共产党用过的称号,意思是多数派。后多用以泛称共产党或共产党人。

布尔什维克造句

1、共产国际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,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倡导、组织和主持建立的一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机构。

2、尼古拉斯及其家族被布尔什维克逮捕,当时,布尔什维克为控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崩溃之后的俄罗斯,正忙于与孟什维克即白军斗争。

3、最后,布尔什维克主义者用枪口对准着那些饥饿的、沮丧的、厌战的人们,驱使他们进入现代化。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